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两位农民的“理财焦虑”

2010-10-27 08:56:00    作者:廉卫东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相对于目前城市居民投资理财方式的多样化,农民的理财方式仍然单一。“挣的确实比以前多了,但物价涨了也不少,现在银行利息又不高,把钱存银行里感觉真是亏了。如果参照这个标准,在东部沿海地区,我省不少农村家庭完全达到银行理财的条件。

  ■相对于目前城市居民投资理财方式的多样化,农民的理财方式仍然单一。在东部沿海地区,不少农村家庭完全达到银行理财的条件。城里颇为红火的各项理财服务,农民能否加入?

  张显佐的担心

  “家里有5万多元的存款,是继续存在银行吃利息,还是再凑点钱买个小店面出租好?”10月 24日,记者接到了即墨市龙山办事处农民张显佐的电话,他想让记者给他提个建议,怎么处理手中多年攒下的积蓄。

  “挣的确实比以前多了,但物价涨了也不少,现在银行利息又不高,把钱存银行里感觉真是亏了。”电话里,张显佐的声音显得有些苦恼。作为城郊的农民,张显佐家中还有两亩多地,但种庄稼早已不是他的主业。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跟着装修队干装修活儿。从去年开始,他明显感到自己的家庭收入开始快速增加,他的工资从以前的 60 元一天,逐渐涨到了现在的 80元,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到100多元。

  但收入增长的同时,各项支出也在快速增加。“ 豆你玩”、“ 蒜你狠”、“ 姜你军”……描述农产品涨价的新名词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和他的生活密切相关;随后,各种建材和劳力的价格开始猛涨,盖房子越来越贵了,而在农村,这注定将是他的家庭未来几年内最大的支出项目。

  更令他焦虑的是,在收入和支出的同步增长中,他发现自己存在银行里为儿子将来盖房子、 娶媳妇攒的钱“ 缩水”了。“ 如果没有合适的办法,钱肯定是越来越不值钱。”他说,也正是这种压力,使已经习惯将钱存银行的他第一次有了“理财”的冲动。

  张显佐的担心并不多余,一系列公开数据都佐证了他的直觉。10月19日,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 2.25% 提高到2.50% 。而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 ,创下最近23个月来的新高。

  这两个数据意味着,即使按照目前2.5% 利率,1万元存定期一年,银行付250元利息,账面金额为 10250 元。但因为同期 CPI也在上涨,一年前 1万元可以购买到的商品与服务,现在需要花10360元。也就是说,加上银行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你还得搭上 110元才能维持原来的消费水平。

  廉为芝的“风险”

  有理财冲动的显然不只张显佐一人。就在他的邻村,46岁的廉为芝刚在城郊买了一套新房,这套房子不仅花去了他积攒多年的7万余元存款,还让他背上了十几万元的贷款。

  但买这套房,原本并不在廉为芝的计划之内。早在两年前,他就把自家的老房子翻修了一遍,作为儿子将来结婚的新房。但因为儿子离结婚还早,房子一直没有装修。这次买房首付的7 万多元,用的就是准备给儿子装修房子和结婚的钱。“儿子结婚起码得3年以后,现在工资和支出涨得都快,与其把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不如买套房子做投资。”

  对于他的这个选择,很多亲戚朋友为他捏了一把汗。其中原因,一是因为买房投入大,还要背债务;二是因为眼下房价虽然还在涨,但国家一直在调控,承担的风险也不小。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这实在是个含糊不得的选择。

  对此,做过多年生意的廉为芝也表示颇为无奈,“压力确实不小,但对于农村而言,根本就没有其他选择机会。农民攒点钱,除了存银行吃利息和盖房子,哪还有其他理财方式?”

  记者发现,廉为芝的这个苦恼在当下的农村并不鲜见。相对于目前城市居民投资理财方式的多样化,农民的理财方式仍然单一。农民手中的“闲钱”,基本上还是多年不变的三个“老出口”:一个是存银行,赚点利息;另一个是走民间借贷的路子,通过亲戚朋友放贷给周边需钱的人;第三选择就是盖房,不少富裕的农户将多年积蓄用在翻修、新盖房屋上。

  一位农民还告诉记者,“农民存钱都是从零到整慢慢攒,哪能一次性拿一笔钱存定期?”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仅按照当前 0.36%的活期存款利率,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几乎要负担所有物价上涨成本。

  理财服务能不能下乡

  “现在市场上可选择的理财产品很多,股票、基金、银保产品等的门槛其实并不高。而且只要客户的资金超过5万,闲置时间超过半年,我们就可以帮助进行理财产品的配置,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的存款利率。” 10月 25日,济南某银行理财经理姜艳告诉记者。

  如果参照这个标准,在东部沿海地区,我省不少农村家庭完全达到银行理财的条件。城里颇为红火的各项理财服务,农民能否加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太少,理财服务需要客户和金融机构进行大量沟通,而接触机会少直接导致了不少富起来的农民不得不选择储蓄。”姜艳认为。

  “家电、建材都可以下乡,理财服务能不能下乡?”廉为芝说,眼下的农村,很多富裕家庭都有理财需求,因此尽管眼下农民对各种理财产品还比较谨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难以开发。只要有适合农民的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不少农户会有投资意向。

  “几年前,商业保险刚进入我们村销售时,很多村民也不接受。但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和不断摸索,现在村里不少农户都买了保险,也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因此,农民还是愿意接受新的理财方式的。”他举例说。

  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对“理财下乡”态度谨慎。山东工商学院金融系教授陆晓阳认为,尽管眼下确实存在通胀压力,但考虑到农民的现实状况,他们的钱还是放在银行比较保险。

  “理财的确可以借助专业机构来进行,但各种机构和产品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投资人自身有一定的金融知识来甄别判断,还需要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农民都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如果盲目选择投资理财,很难说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他郑重地提醒说。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