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2011年如何投资理财

2011-02-15 13:42:00    作者: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在高通胀下,虽然央行把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打牌,但调高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不少专家预测在年内会调高3至4次。想少花钱的人未能如愿,反而花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期盼着自己多挣点钱了。因此,2011年投资理财市场注定不会平静。

  2011年,这新的一年,总体物价还会上涨,通货膨胀还会加剧,按照目前专家的预测,新一年物价上涨会在4%上下运行,这已经大大高于目前储蓄一年期利率水平。在高通胀下,虽然央行把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打牌,但调高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不少专家预测在年内会调高3至4次。想少花钱的人未能如愿,反而花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期盼着自己多挣点钱了。因此,2011年投资理财市场注定不会平静。

  盘点

  过年我们花了4045亿

  据商务部监测,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商场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增长19%。

  在各地年货销售中,居民消费档次明显升级,放心肉、生态鸡蛋、特色杂粮、箱装净菜等各类品牌食品成为居民消费和馈赠首选,金银珠宝产品俏销。除了购物、吃饭等传统春节活动,追求生活质量与精神享受使得读书、游园、农家乐、泡温泉等休闲过年活动趋热,走出户门过大年成为大中城市百姓过年新方式。

  趋势

  花的钱会越来越多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李贺明分析说,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部分农产品供求偏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岁末年初物价水平继续高位运行,将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指出,应该看到今年我国扩大消费也面临诸多有利因素。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我国人均GDP正迈向4000美元大关,从国际经验看,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费将得到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为扩大消费提供上升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不断壮大,都将有力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投资

  怎样才能多挣点钱

  1.少存款、多贷款

  中国工商银行高新支行理财经理李玮玮认为,新的一年,投资理财的渠道重点可关注黄金、白银、基金、房产等能实现抗通胀的领域。在通胀预期下,投资理财的建议是:少存款、多贷款、负债最大化。多关注些抵抗通胀的投资领域。

  当通胀已经成为大家所担忧且关心的问题时,加大在基金方面的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金投资对于抗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人群,可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

  其次,房产成为通胀预期下的有效保值增值手段。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房产作为固定资产,相对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较强的保值增值功能。

  在银行理财产品方面,建议投资者选择期限相对短些的理财产品,比如1年或半年内的理财产品。预计国家还是会实施逐步加息的政策,因此不建议存放期限较长的定期或理财产品。

  2.可潜伏股市等机会

  上海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理财经理朱贝贝则认为,新一年开始,楼市调控加剧、银行存款准备金一再上调,对于楼市的投资应尽量审慎。目前已进入加息通道,央行一再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加大2011年再次加息的预期,有贷款的家庭今年又将增加一笔负债的支出,因此今年应适当调整家庭负债比例,不宜增加过多贷款加大生活负担。

  朱贝贝认为2011年是投资价值回归的一年,风险喜好型投资者如果较为看好2011年的股市,不妨适当投入股票市场,等待新一轮结构性行情的到来。

  3.稳健投资买分红险

  分红险是去年寿险公司的销售冠军,有数据显示,大多寿险公司分红险的保费已经占去寿险收入的四成,分红险在2009年的收益达到4%~5%。保险理财师朱庆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购买随着利率提高收益上涨的分红险,不过购买分红险期限较长,购买保险一定要用长期不用的闲钱投资,最好不要中途退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李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