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1 14:42:00 作者:覃素玲 来源:南方日报
“辛辛苦苦好几年,一结婚回到解放前。”这是不少大学生工作后的调侃之语,却也是80后投资理财路的写照。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正值适婚年龄,“房子”、“车子”和“票子”成为了他们娶“妻子”的绊脚石。有限的收入下,如何在几年内积攒够足够的资金,支付供房首付?2006届大学毕业生小文用基金定投的故事,讲述了自己五年来的理财路。
2006年,小文大学毕业,进入中山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一开始,小文延续着“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心态,几乎月月都将工资用来消费,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或旅行休闲。一段时间过后,“月月光”的境况让小文有点着急了,“怎么感觉自己存不下什么钱呢,收入也不高,以后该如何买房呢?”
80后的小文心思一动,想到了通过适当投资进行理财储蓄。他的目标很简单,“少花些钱,积攒些购房首付的资金。”于是,咨询了专业理财师后,2006年10月份,小文在指导下开始进行基金定投。
基于年纪尚轻并单身的缘故,小文没有多余的家庭负担,工商银行中山分行理财经理谭玉兰建议,80后大学生不要盲目跟从市场态势进行投资,“无论牛市或熊市,首先投资应该理智,年轻人应选择适当风险的理财项目,以利于积少成多、强制储蓄。”
于是,小文开始每月拿出2000元固定用于基金定投,希望可以分散风险平均成本,并达到积攒购房首付的目标。5年后,让小文也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一个小小的决心,竟让以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渐渐有了眉目。
经过54次定投,小文逐月投入的108000万元本金,已变作139158.05万元,结算后,五年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28.85%。如今,小文已经将积攒的资金拿出来,加上家里的一些支持,恰好可以支付供房首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