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三大原因致基民错失牛基

2011-03-28 10:03:00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为何我买的基金总是不赚钱?”这是长时间萦绕在基金投资者心中的难题。不少基民都有这样的遭遇:没买的基金业绩大好,自己买的基金却不怎么赚钱。

  “为何我买的基金总是不赚钱?”这是长时间萦绕在基金投资者心中的难题。不少基民都有这样的遭遇:没买的基金业绩大好,自己买的基金却不怎么赚钱。

  经过笔者调查和分析,有三大原因,让基民一步步与好基金失之交臂。

  原因1:

  选错品种业绩差距大

  通常投资者购买基金,必然要选择品种。这个环节,决定了投资者年底是笑还是哭。品种选择的意义,体现在不同基金巨大的收益差距上。以2010年为例,业绩最佳的股票型基金华商盛世基金取得了37.77%的收益率,而业绩最差的宝盈泛沿海增长基金收益率为-24.04%,两者差距超过61个百分点,可谓是天壤之别。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激进配置型基金和标准混合型基金上。前者收益率最大差异为43.78个百分点,后者为33.47个百分点。

  在基金投资中,投资者作出购买决定的那一刻,已经决定了自己未来的收益。因而,决策过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遗憾的是:决策恰是基民最不重视的环节。不少人买几元钱的小菜都会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而在一掷千金买基金时,却十分仓促。廉价的投资思路,必然导致尴尬的投资结果。

  原因2:

  选错时点易被套牢

  入场时点同样很重要,它是决定投资收益的另一个因素,也是投资者的弱项。基民依然习惯于“看过去做投资”而非“看未来做投资”。通常,股市连续上涨,出现赚钱效应之后,总有一些基民入场申购。结果往往是买在高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选到好品种,也很容易被套牢。

  2009年单边上涨持续了一整年,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2010年一季度,自然成为不少投资者入场的时点。然而,接踵而来的二季度,上证综指惨烈跳水22.93%,基金也遭受严重亏损。因此,基本可以判定2010年一季度入场的基民,蒙受了较大损失,甚至全年收益都严重缩水。

  实际上,每逢一波行情产生,往往会引发跟风投资。只不过,这些投资分散在不同的季度中,难以单独统计。对投资者而言,正确的投资思维还是忘记过去,时刻着眼于未来。

  原因3:

  长期持有好基变“灾基”

  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里,能够让业绩持续向好的基金凤毛麟角。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基金只能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独领风骚”。只要市场风格转变、板块轮动,排行榜上就会有另一批基金“扬眉吐气”。此外,基金经理变更,也会影响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因此,盲目地长期持有同一只基金,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将业绩排名分成5个阵营,前20%的基金是五星级基金,以此类推,排名最后20%的基金为一星级基金。那么,有多少好基金能守住自己的光环?

  据统计,在全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2009年的五星级基金中,27.27%的基金在2010年变成一星级基金,也就是从排行榜前20%滑落至最后20%;还有23.64%的基金成为二星级基金。不过,仍然有23.64%的基金继续成为五星级基金。

李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