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脚步正在加快。证监会近期将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一步开放政策。由于开放市场能增加存量资金,证监会此举也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利好。
“证监会将根据评估结果研究提出我国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将适时适度地扩大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虽然证监会并未给出明确时间表,但这已足已让垂涎中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兴奋。“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给国际投资者更多的受益机会,这显然也是他们一直在争取的。”在某券商研究人士看来,证监会释放的这一开放信号将吸引更多国外投资者通过合法渠道进入中国投资。
“这一表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证监会此举恰如其时。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必将成为明日开幕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要议题之一。
此外,尽管进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与股指点位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短期内将给市场打入强心剂。“进一步的开放将增加更多投资者,短期内产生利多的看法。”
“这很容易联想到救市政策。”分析师认为,证监会的表态会给股市增添力量。“市场会预计QFII可能将因此做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但在市场大幅度下跌后,开放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予外资抄底的机会。”
不过,期待证监会大幅度的推进开放步骤并不现实。证监会表示,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时间不长,但开放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与现阶段我国证券业发展状况及资本市场成熟度基本相适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特别强调,过度和过快的开放会导致潜在金融风险,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