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3 17:03:00 作者:徐建军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数家公司相继公告了大股东在股改时所承诺的资产注入方案,十余家公司有可能于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注资,市场对此类题材将继续给予充分关注。但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市场的高股价已经使相应上市公司的行为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高市盈率下,如果大股东在注入资产时采用定向增发等方式,一定资产所换成的股份自然少了不少,觉得吃亏。很多公司在资产注入之前都动用各种手段对股价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使“二十日均价”尽可能低,从而使对大股东和参与增发的机构投资者的定价更具灵活性。但是对已有的流通股股东来说,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推高股价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有意无意的,在某些有实力的股东和散户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公司的股价屡创新高,让很多力图控制股价的机构“很郁闷”。
但是要知道,在大股东所承诺的股改注资方案中,注入方式上不确定,时间上很多用的是“择机”、“合适时机”、“条件成熟时”或干脆没有表述,而具体注入的资产更是用“优质资产”、“主业相关资产”等有很大弹性的词语,所以大股东更多时候掌握着注入资产的主动权。
在近期的一个案例中,“控制”股价未能实现以后,大股东改变原来的定向增发方案转用向全体股东配股的方式,这一招也是很多实力派股东原本没有料到或者不愿看到的。
而另外一方面,高企的股价极有可能改变大股东所注入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既然注入以后换的股份少,那么干脆把好的资产留到以后再寻找机会,现在在可能的范围内先选出一些次优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来完成承诺。在这样的案例里,大股东可谓是“被逼无奈”,只能采用这种方式来应付其他中小股东的步步紧逼。
所以,有分析人士表示,只有一个理性的市场价格才能使市场各参与方都能接受,大股东和其他的中小股东也能够各自从中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大股东如果横行霸道,会遭到中小股东的联合谴责;而中小股东也应当给大股东留出一定的价格空间,这样对自己的收益也是一件好事。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