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站内搜索:search
基金把脉A股市场 反弹料非坦途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渤海投资秦洪  时间:2008-03-17 10:06:00   【浏览字号:
上周A股市场凄风苦雨,周跌幅达到7.86%,在日K线图上也形成了屡创新低的走势,显示出疲软的态势。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持续急跌之后,不排除基金等机构资金在本周发动反攻的可能性。对此,笔者认为市场存在的两大担忧或抑制大盘的弹升空间。

    上周A股市场凄风苦雨,周跌幅达到7.86%,在日K线图上也形成了屡创新低的走势,显示出疲软的态势。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持续急跌之后,不排除基金等机构资金在本周发动反攻的可能性。对此,笔者认为市场存在的两大担忧或抑制大盘的弹升空间。

    反弹行情可期 

    的确,从A股市场以往走势经验来看,上证指数每跌穿一个重要整数关口后,均有一波反弹行情,以确认跌穿支撑位的有效性,比如说在前期跌穿5000点之后就曾产生过一波力度尚可、延续时间长达半个月的反弹行情。只不过由于再融资的压力一浪紧似一浪,上证指数才再陷跌势。所以,当上证指数在近期跌穿4000点之后,市场的确有反弹行情的预期。

    与此同时,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相对合理,沪深300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已下落至22倍左右,如果考虑到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等因素,的确这一估值水平即便放到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也算是相对合理的,已有较强的价值投资空间,理应可支撑起大盘的一波弹升行情。

    更何况,近期也是暖风频吹,甚至有基金仓位要求被提升至70%以上的信息,虽然这未得到权威部门的确认,但毕竟显示出当前市场人心思反弹的格局。所以,这有利于基金等机构资金发动一轮弹升行情。

  基本面资金面堪忧

    但是,笔者认为,市场依然存在着两大担忧:

    一是对上市公司业绩成长性的担忧。虽然沪深300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降至22倍左右,但问题是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那么这一估值数据就面临着预期变化后的重新纠正压力。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的担忧在近期愈发强烈,比如说主要港口前两个月的吞吐量增速大大放缓,再比如说前两个月的外贸顺差迅速收敛,如此种种数据就显示出我国出口已受到全球经济不振的影响。而出口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既如此,出口放缓无疑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而上市公司业绩成长又是牛市的关键性因素,这自然会不利于A股市场的弹升行情。二是对资金面会否宽裕的担忧。从当前盘面来看,市场的资金面表面看来依然是宽裕的,毕竟基金发行节奏提速有望带来千亿元的增量资金。但问题是,由于市场的持续调整,资本市场资金回流银行系统的趋势较为明显,2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出居民银行存款大幅增长就是最好的说明。

    与此同时,盘面上不时出现基金重仓股持续暴跌的走势,这不仅仅指银行股、地产股,而且还包括基金重仓的二三线股,比如说安徽合力(600761)、上海机场(600009)等,此类个股的急跌给市场形成一个不佳的预期:莫非基金要减持股票应付赎回的压力,这无疑会抑制大盘的反弹空间。

  关注“熊市牛股”

    值得指出的是,近期A股市场虽然受周边市场的影响有所减缓,但美股在上周五的再度急挫,也会对本周一的A股市场走势形成一定的心理层面压力,所以笔者认为,大盘反弹空间相对有限,甚至不排除上证指数在今日继续考验3900点支撑的可能性。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投资者轻仓操作,同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这么两大板块中:

    一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为明显的品种,比如说水泥股,近期水泥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从而推动着青松建化(600425)、江西水泥(000789)等品种有所逞强,可跟踪。再比如说煤炭股,全球煤炭价格迭创新高,力拓对日本煤炭出口合同价大涨100%以上,这意味着中煤能源等出口势头旺盛的煤炭股机会不错,可跟踪。

    二是可以跟踪那些基本面积极变化的个股。因为在大盘调整过程中,如果部分个股的基本面发生了较为积极的变化,那么未来股价重心仍会不断突破大盘压力而出现持续上移的走势,当年的熊市牛股的特征就是如此,所以,拥有新产品、拥有产能扩张等增长动能的品种可低吸持有,兖州煤业(600188)、远兴能源(000683)、北方股份(600262)、华神集团(000790)等品种就是如此。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编辑:吴毅斐
>>浏览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财经知识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