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财>基金

基金二季度亏581亿 基民抱怨惩罚性赎回

2013年07月29日 09:18作者:来源:中国网

自2011年以来,二季度每每让基金公司灰头土脸。本年也不例外,与一季度盈利728.45亿元相反,公募基金二季度亏损581亿元,规模越大,亏损越多,大基金公司尤其无奈,华夏基金二季度亏损89亿元,成为二季度亏损王。

  基金二季报公布彻底告一段落。报喜不报忧,基金公司竭力将大众的目光转移,而两周以来,有意或者无意,各方非常配合,基金公司的这一目的最终实现了,一封《基金经理忏悔书》让基金公司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也幸好如此,大众的目光转移,亦喜亦忧。

  自2011年以来,二季度每每让基金公司灰头土脸。本年也不例外,与一季度盈利728.45亿元相反,公募基金二季度亏损581亿元,规模越大,亏损越多,大基金公司尤其无奈,华夏基金二季度亏损89亿元,成为二季度亏损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6月的一波流动性紧张,直接打击了货币基金。数据显示,12只货币基金二季度净赎回率超90%,不过,度过了这一轮危机,考验基金经理流动性管理能力的同时,相信对货币基金经理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经历。而与货币基金不同的是,债券基金二季度规模增长390亿,数量增加43只,总规模超3500亿元,债券基金再度受到追捧。

  媒体更关注基金规模,而基金公司的侧重点却不在此,股市“过山车”行情让基金公司苦不堪言,三季度何去何从,如何避免类似二季度大范围亏损,基金公司必须做出抉择。基金经理们的观点异常精彩,有人认为市场投资情绪低落,有人认为将现修复性上涨,有人明哲保身不谈方向只谈结构性机会……聪明的投资者一笑而过,纷纷将目光投向基金公司公告。

  7月以来,嘉实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陆续发布公告,开始赎回此前投资的自家基金,而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共有35家基金公司进行了申购、赎回自家基金的操作,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自赎的原因比较复杂,主因或是看淡后市,基金公司上半年发了笔小财,下半年开始波段操作,赎回自家基金预防亏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基金公司压缩亏损风险本无可厚非,然而监管层颁布的《费用规定》对持有期少于6个月的赎回行为强制征收不低于0.5%的惩罚性赎回费却让普通小基民怨言四起。有基民抱怨,此举本意是惩罚机构短炒基金的行为,然而基民却“躺着中枪”,基金一个季度业绩便遭逆转,此规定施行之后,基民涨了不许卖,亏了不能跑,若股市再度暴跌,基金受牵连再现大规模亏损,只能是苦了基民,肥了“圈钱”的上市公司。

  话音未落,一位自称是BS基金公司的离职基金经理在网上发布了一封《忏悔书》,主人公以一个基金经理的身份控诉公募基金制度不合理,并称公募基金联合拉抬中小市值股票,称公募基金会沦落为“公墓”基金。此贴迅速在网上流传,引起了不少基金投资者的共鸣。

  这位“基金经理”写道:“公募股票型基金持仓比例不得低于60%”这一规定是个大陷阱。“所有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交易下单的后台系统上都被中国证监会安装了限制软件。基金持仓仓位若低于60%时,基金经理我想抛单减持时,证监会的软件就给你锁死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市下跌,看着我的客户基金投资者的净值损失……我无能为力,毫无办法!”

  有分析人士称此贴十之八九是臆造贴,与小说的写法极其相似。真也好,假也罢,总之基金公司持续亏损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负面情绪蔓延之下只能造成基金公司生存更加艰难,将注意力转向子公司也好、靠浮动费率收买人心也罢,都不如延续一季度盈利来的实惠,总之,当中小投资者彻底抛弃基金,公募基金沦为机构间的“三方游戏”才是基金行业最大的悲哀。

原标题:基金二季度亏581亿 基民抱怨惩罚性赎回

初审编辑:吴毅斐
责任编辑:郭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