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银行揽存冲击 货币类基金发行绝迹
原标题:防银行揽存冲击 货币类基金发行绝迹 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基本是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唱主角,但一到季末这类品种往往就“绝迹”。从新基金上报情况看,目前批而未发的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基金超过20只,而且基金公司上报的重点也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基本是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唱主角,但一到季末这类品种往往就“绝迹”。
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正在发行的产品仅8只,没有一只短期理财基金或者货币市场基金。其中5只为权益类产品,占比达到60%,但从今年新基金发行情况看,包括保本基金在内的低风险产品占整个发行规模的比例达83%,显然基金公司对固定收益类产品上,都主动选择避开季末。业内人士预计10月中旬开始,才陆续有短期理财基金或者货币基金开始发行。
这一情况也得到一家即将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基金公司市场负责人确认。他说,短期理财基金既要把业绩做好,又要把握发行和申赎的时间。比如,9月最后一周是很难发行的,产品成立后的申购赎回时间也不要选择在12月最后一周,这些时间都很容易受到银行揽存冲击。数据也显示,从9月份已成立的短期理财基金来看,这些产品赎回时间多数都成功躲避了季末和年末。
从新基金上报情况看,目前批而未发的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基金超过20只,而且基金公司上报的重点也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实际上,通常短期理财基金、货币基金等产品规模不稳定,每到季末、年末都面临着比较大的赎回压力。据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表示,该公司旗下货币基金规模曾达到600亿,但是季度赎回可能为100亿至200亿左右,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而在银行渠道中,由于存款考核指标往往是银行客户经理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特别是季末和年末的考核。今年的存款考核压力也比前几年要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季末到期的短期理财基金很可能成为银行客户经理揽存的主要目标。
事实上,此前短期理财基金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去年就曾出现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短期理财基金第一次开放申赎,180多亿份被净赎回了约150亿份。
除了新发货币类产品之外,目前不少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在国庆节前都开始“闭门谢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家以上基金公司旗下货币类基金发布此类公告。
责任编辑: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