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显露四大不确定性 基金“站队”多空对决
随着一系列宏观数据的公布,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强弱的预期开始“摆动”,成为左右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而随着通胀、地产调控以及流动性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基金阵营在过去一周迅速分化,呈现出多空对决之势。
随着一系列宏观数据的公布,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强弱的预期开始“摆动”,成为左右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而随着通胀、地产调控以及流动性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基金阵营在过去一周迅速分化,呈现出多空对决之势。
其一:经济走向
此前市场对于经济“强复苏”存在预期,但近期部分经济数据的出炉,显然对这一预期形成了一定的打击。
从2012年底以来,市场机构普遍预期GDP增速将持续回升,2013年一季度GDP同比将回升到8.1%,对应工业增加值同比10.6%,并普遍预期焦炭、水泥、化工品等产品价格将上涨,重卡和工程机械销量将持续好转。
“但是目前看来,大部分工业品价格是下降的,显示经济回暖乏力,需求不旺。”天治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国调中心口径1-2月发电量(经工作日调整)同比只有5.4%,显著低于2012年11、12月的7.3%和7.0%(对应工业增加值10.1%和10.3%),这意味着2013年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不及预期。
“实体经济层面,周期类的数据也并非十分理想,仅仅符合弱复苏的宏观判断。”海富通基金认为,各类资产在目前位置上短期向上突破的动能相对有限。
其二:通胀之变
国家统计局上周六发布2月份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3.2%,超过了此前机构3%的预期。
“即使考虑春节因素,这一数据也是偏高。”在沪上一家基金投研人士看来,1月份CPI为2%,超出市场此前1.8%到1.9%的预期,而2月份CPI进一步超出市场预期,已经显示出通胀抬头的趋势较为明显。
不过,沪上另一位基金经理则认为,2月CPI大幅反弹主要是春节因素,目前还没有必要对担忧通胀。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上半年通胀还不会起来,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此外,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高,而生猪价格也在走低。不过,对于下半年而言,他认为,通胀会因为货币超发、资源品价格改革以及劳动力工资上涨等因素上行。“一旦通胀起来,货币政策收紧,最悲观的预期就是会引发股债双杀。”
其三:地产调控
地产调控政策前景不明,成为市场又一大分歧点。
谨慎的观点,如天治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目前各省尚在观望之中,没有出台相关细则,也不确定未来是否会继续加码,政策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继续回避房地产产业链(主要是投资品、周期品),待政策明朗之后再做判断。
长信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毛楠认为,A股历史上每一次房地产政策方向的变化对应的宏观经济背景是很重要的政策决定基础。在目前经济仅企稳小幅回升的背景下,地产政策是否仅是一系列组合政策中的一个有待观察,且本次政策中更多强调了供应面的管理。对于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的抑制也将一定程度上改变投资者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地产作为资产类别的吸引力减弱,宏观流动性有一定的改善。此外,目前现有的流动性背景比较之前几次调控时也更为宽松。中期看,如果销售和新开工出现趋势性下行,且没有对冲政策出台,市场将面临调整压力。
而海富通基金则认为,待之后各地地产调控细则出台后,可能会对行业的成交量构成一定影响,使得相关地产企业一定程度上基本面承压。但从中期而言,房地产调控时点提早对于今年的地产行业是利大于弊,更有利于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其四:流动性
节后以来,市场已经明显从大幅度上升转变为震荡态势。从外围流动性指标来看,外资流入的边际速度已经放缓。
海富通基金指出,央行仍主要通过正、逆回购交错实施这样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引导市场利率、调节流动性。“货币宽松的边际高点已经过去,资金面上已难以支持逼空走势。”
博时基金魏凤春表示,EPFR的数字显示,三月首周有6.4亿资金离开中国市场或以中国为投资标的基金。“有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这波行情是海外投资者发起;现在海外资产逃离风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不排除这部分参与者因此离开市场的可能。”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认为,由于美元近期强势、央行拒绝部分大行SLO申请,银行间利率上行等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所处的流动性环境似乎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也许正在从之前的中性逐步转向中性偏紧的格局。果真如此,显然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一些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