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财>基金>基金看台

创业板存量股扩容分析

2013年03月14日 15:35作者: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A股市场整体解禁金额为2.32万亿,虽然主板占总体解禁的七成比重,但纵向对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规模成倍上升。具体来看,2013年中小板解禁压力分布是前高后低格局,时点在1、5、6月;而创业板的分布较均匀,解禁压力时点分布在1、3、5、8、9月。

  今年A股市场整体解禁金额为2.32万亿,虽然主板占总体解禁的七成比重,但纵向对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规模成倍上升。中小板压力前高后低、压力点在1、5、6月,创业板分布较均匀、压力点在1、3、5、8、9月。

  本轮上涨产业资本抛售意愿没有缓解、反而加强。高管成为减持主力,无论绝对量规模还是相对比重都在爬升;创投减持意愿有所降低,总体减持规模是高管减持一半左右。

  对于2013年的中小板、创业板存量扩容不能一刀切,正视压力的同时也会有机会在其中闪现。机会的把握方面:一是成长性高的公司把握大笔解禁前后时机;二是业绩披露期间信息冲击下的短暂表演;三是连续减持到一定低位后的压力释放暂缓;四是股东增持机会。

  一、2013年中小板、创业板存量扩容压力成倍扩大

  1、解禁压力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更为突出

  整体A股市场的限售股解禁压力在经历去年下降坡谷之后再度爬升,今年A股市场整体解禁金额为2.32万亿,较2012年增长100%。虽然主板仍然是解禁的大头、占总体解禁的七成比重,但纵向对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规模成倍上升,分别为5868亿元和2381亿元、较去年解禁扩大104%和112%,整体和局部的扩容压力都显现得非常突出,都较去年规模翻番。

  具体来看,2013年中小板解禁压力分布是前高后低格局,时点在1、5、6月;而创业板的分布较均匀,解禁压力时点分布在1、3、5、8、9月。此外,由于创业板的行业特征较单一,主要就是电子、机械和医药,所以创业板的解禁压力行业分布比较集中。

  2、减持统计

  和主板相比,2010年以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减持力度在不断加强,中小板和创业板已经完全取代了主板成为减持主战场。

  目前各个板块之间产业资本行为已经发生异化,不能将产业资本视为某一个固定行为的群体。从减持统计情况来看,主板上的产业资本减持力度明显逐年下降,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产业资本减持力量是在逐步上升的。2012年中小板净减持首次超过主板,中小板的存量扩容压力显露之后创业板正在紧跟而上。尽管市场低迷导致整体减持力度减弱,但局部压力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体现得仍十分突出,所以我们对产业资本的跟踪就锁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

  可以发现,去年12月初以来的上涨行情并没有打消产业资本的抛售意愿,反而是越涨越抛。去年11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净减持规模分别为13.45亿元、2.16亿元和7.63亿元;12月主板呈现净增持格局,这三个群体的净减持规模分别是-4.25亿元、26.21亿元和16.09亿元;而今年1月分别增加到15.34亿元、51.58亿元和20.21亿元;2月分别为17.7亿元、18.88亿元和17.9亿元(春节因素导致总量较小),显然中小板的减持额跃升较为突出。

  3、解禁≠减持

  过往以解禁来近似替代减持的经验不再适用了,或者说需要修正,减持和解禁出现“错峰”现象,这是比较难以规避存量扩容压力的一个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即便不是解禁高峰时点,产业资本也可能大量抛压。统计发现,之前当期解禁与减持相关系数高达0.58,而“错峰”的出现让没有解禁压力的月份也承受着脉冲抛压,如创业板去年四季度的解禁量是逐月环比下降的,但减持却没有下降。

责任编辑:安蕾蕾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