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 投基有道

中长线布局不能只有股基

2009-06-25 09:21: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今年以来,股强债弱的格局使得低风险产品受到冷落。“弃债选股”成为不少投资者的普遍做法。在这个热闹的市场中,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低风险产品是否已沦落成“鸡肋”了呢?

  美国的一份针对91只大型退休基金1974年至1983年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产配置对获利的贡献达91.5%,而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个股选择和买卖时点,对获利的贡献只占到4.6%和1.8%。意味着,从长期来看,决定收益的不是你选择了什么牛股,而是怎样分配你的资产。

  尤其到了市场火热的时候,更应该未雨绸缪,你的投资组合中不能只有高风险产品。从过往几年看,债券基金,以及在今年饱受轻视的货币基金,其收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微不足道。历史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8年间,即使经历了通胀较高、银根紧缩导致利率不断上升的时期,债券基金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2004年为不到-1%的平均业绩,其余几年均超过了6%的收益,平均收益超过了10%。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则显示,从2003年到2007年的20个季度中,偏债基金领先了4个季度。

  从成熟市场多年的数据来看,债券、货币基金亦不是投资组合中可有可无的角色。高盛公司一份对于从1972年到2002年欧洲市场股票、可转债以及债券的风险收益比较数据显示,上述三种投资品种30年里的复合年收益率分别为10.66%,10.59%以及9.28%,但标准差方面,分别为18.3,13.12,11.55。可见,拉长时间看,股票与债券收益相差并不大,但是债券收益的波动要窄许多。

  笔者认为,目前阶段,基民应做到“两个并重”。其一,“长短并重”。长短期投资策略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把握当前阶段性的机会,也要着眼于长远,为市场长期趋势提前布局。其次,“股债并重”,近两年股债市场“跷跷板”格局明显,比如在2008年,在不幸遭遇的股市熊市的时候,如果能分到债基牛市的一杯羹,那也会增加不少收益。从中长期来看,债基、货币市场基金的波动性较小,是组合中防御型品种的首选。而今年下半年,随着IPO的重新开闸,能够参与新股申购的债券基金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