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0 10:52:00 作者:张程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不平凡的2009年快接近尾声,虽然今年的行情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但是“一对多业务”的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产生,创业板市场的开闸还是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新鲜的选择。随着投资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普通投资者对基金投资关注的焦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热烈追捧,再到对专户投资和创新产品的理性选择,投资者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一对多专户”的出现使不少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为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仓位相对自由,规模相对适中、操作更为灵活的特点让很多投资者艳羡,虽然高额的进入门槛拦住了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但我们依然可以用专户的特点作为标准去选择属于自己的专属基金:
一、规模适中:经过过去两年的时间,我们终于发现在证券市场中,大多数人在一起做的事情未必是安全的,相反,小而精的产品反而具有灵活的操作特性,目前市场上专户产品的平均规模是2个亿,寻找这么小规模的开放式基金比较困难,但不跟风,不盲从,寻找一只规模合适的公募产品其实并不困难;
二、操作灵活:目前市场上的专户产品的仓位几乎没有限制,虽然很难有公募基金像专户产品那样具有0-100%的仓位灵活度,但一个具有优异投资能力的基金公司,在趋势判断和个股选择上的能力一定会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得到体现,即便没有仓位降到0的条件,但在熊市时下跌的比较少的产品必然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三、适合自己的风格:经过了过去两年的市场,大多数的投资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风险偏好,寻找一个风格合适的公司及产品想必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作为市场上的新生品种,专户的出现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热捧,但归根结底,专户和公募的业绩都将取决于基金公司本身的投研能力,作为一名投资者,大可不必盲目追“新”,即便没有条件去参与专户,依然可以用专户的标准去寻觅一只适合自己的公募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专户”。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