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 投基有道

投指基需防两大误区

2010-02-02 08:56:00    作者:曾令华   来源:上海证券报  

跟踪标的指数的范围逐步扩大,除了常见的沪深300、深证100、上证50等指数外,还增加了央企50、锐联基本面50等指数型基金。短期看,从2008年6月6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微跌2%,沪深300微涨2%,但113只股票型基金整体收益14%,其中仅12只股票型基金负收益,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获取了超越市场的收益。

  2009年基金大扩容,新发基金138只,偏股型基金超过70%。指数型基金大发行成为其中亮点,全年共有31只指数型基金成立,超过过去历年指数基金的总和,同时种类也大为丰富,出现了分级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基金等创新品种。跟踪标的指数的范围逐步扩大,除了常见的沪深300、深证100、上证50等指数外,还增加了央企50、锐联基本面50等指数型基金。

  2010年如何投资指数型基金是时下热点话题。需要指出的是,在投资指数基金之前,应该避免两个误区。

  误区一:

  投资哪个指数都一样

  市场变化往往呈现结构性特点,行业分化明显。随着指数型基金的种类的复杂,跟踪标的细化,指数型基金出现行业化趋势。大盘指数上涨,所持有的指数基金并不一定就赚钱;大盘指数下跌,所持有的指数基金并不必然亏钱。例如2010年1月第二周,沪深300指数微涨,而数只指数基金跌幅超过1.4%,而华夏中小板ETF、南方中证500等却上涨近5%,其主要原因是所跟踪指数行业配置的不同。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指数型基金所跟踪指数的行业配置是投资指数型基金的关键所在。

  误区二:

  国内主动型投资好于被动型

  提到长期投资指数型基金,很多人引用巴菲特在回答“30岁的投资者应该买什么”的问题时的答案,“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过去35年最能帮投资者赚钱的工具”。外来的经验是否适合中国呢?被动指数型基金设计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市场的有效性,从而通过复制与市场指数结构相同的投资组合,排除非系统性风险的干扰而获得与所跟踪指数相近,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目前一些研究表明,现阶段我们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因此,在这个相对复杂的市场中,既可以在被动管理中赚取长期平均收益,又有机会通过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

  短期看,从2008年6月6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微跌2%,沪深300微涨2%,但113只股票型基金整体收益14%,其中仅12只股票型基金负收益,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获取了超越市场的收益。

  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我们从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数据来看,其间对市场较有代表意义的沪深300指数上涨257.57%。2005年之前共有69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其间没有跑过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有25只。在长期看来,主动型基金具有的优势并不向短期那么显著。主动还是被动,这一争论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就一直存在,投资者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更适合的方式。

  总而言之,主动管理型基金有可能让持有人获得超额收益——来自于基金经理择时、行业及个股的选择,而被动管理型基金则能在长时间的磨砺下给投资者与市场比肩的回报。

  (作者供职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部,4年从业经验,主要负责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保本基金的研究。)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