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 热点评论

基金陷入调整和坚守两难选择

2011-05-05 14:04:00    作者:王璐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王璐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A股市场的运行呈现出两大鲜明特征:一是强周期性行业与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类防御型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二是低估值、超大盘板块表现抢眼,而高估值、小盘股板块逆势下跌。如此纠结的市场,导致基金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记者王璐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A股市场的运行呈现出两大鲜明特征:一是强周期性行业与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类防御型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二是低估值、超大盘板块表现抢眼,而高估值、小盘股板块逆势下跌。如此纠结的市场,导致基金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根据61家基金管理公司刚刚公布的一季报,基金行业整体出现亏损,金额高达359.83亿元,同时,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也大幅缩水。

  业绩:九成跑输基准线

  截至目前,6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824只基金一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在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4.27%的情况下,基金合计亏损却达到359.83亿元,而去年四季度这一数据还是盈利128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为亏损的主力,亏损额度分别为176.51亿元和204.19亿元;债券型基金表现中庸,亏损0.1亿元;只有货币型基金和QDII实现了11.08亿元和8.11亿元的盈利。

  的确,与去年同期相比,这样的表现似乎并未太过逊色,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其亏损额在去年同期高达665亿元。然而,就是否跑赢业绩基准这一指标而言,今年的一季度堪称我国基金业历史上表现最差的时期。

  天相投资对2011年一季报的统计显示,536只有业绩基准的偏股型基金中有多达493只偏股型基金跑输业绩基准,比例达到了91.98%。其中,跑输业绩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的偏股型基金达到44只,跑输业绩基准比例在5到10个百分点之间的偏股型基金多达180只。

  据了解,以往每个季度跑赢业绩基准的偏股型基金比例通常在30%到70%之间,偶尔也有80%左右的偏股型基金跑赢基准,而此次跑赢基准的比例不足10%,远远低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市场明显的“二八走势”以及绝大多数偏股型基金的股票投资部分是以上证指数、沪深300等大盘蓝筹指数为基准,导致了偏股型基金踏空行情、大面积跑输业绩基准。

  仓位:两级分化明显

  仓位一直是观察基金对市场态度的重要指标,一季报显示,与去年相比,基金整体仓位有小幅下降,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一季度末全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微降至82.24%,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2.22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3只基金仓位降幅超过25个百分点,其中,嘉实主题一季度末仓位为54.91%,较去年四季度末大幅下降29.85个百分点,在所有基金中仓位降幅最大。而就在多数基金仓位下降的同时,也有相当数量基金仓位在升高。统计显示,一季度有19只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其中,天治趋势一季度股票仓位攀升22%,成为这批基金中最为积极者。

  基金仓位的两极分化,体现出“进取派”和“谨慎派”对后市走势的严重分歧。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分歧呈现出三方面有趣的特征:一是规模居前的大型基金公司仓位普遍较低,而中小规模的基金公司在一季度的操作颇为激进,比如,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均低于80%,而整体仓位超过90%的基金公司规模普遍较小;二是去年年中年化收益领先的基金似乎仓位策略略显谨慎,去年的年度亚军银河行业优选的仓位也仅为80.55%;三是同一基金经理所打造的不同基金仓位也趋于分化。

  赎回:市场缺乏一致性趋势

  无论归咎于市场的反复振荡,还是基金经理操作能力的欠缺,基金整体跑输大盘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基民的赎回意愿强烈。据统计,一季度末基金总份额为2.22万亿份,较去年底减少1094.3亿份,净赎回比例达到4.7%。其中,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偏债基金以及货币市场基金一季度分别遭到411.88亿份、188.73亿份、129.53亿份和267.76亿份的净赎回,净赎回率分别达到3.2%、5.2%、7.92%和17.15%。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市场对于指基的申购和赎回并没有很强的一致趋势,排在净赎回和净申购前列的均以指数基金为主,且净赎回较大的博时超大盘ETF、华夏上证ETF、万家上证180基金均属于大盘指数基金,说明投资者对大盘股短期内的走势比较犹豫,现阶段采取赎回方式以规避风险。

  此外,双汇“地雷”的引爆,也是导致众多重仓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的重要因素。比如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其旗下涉及双汇发展的基金净赎回39.65亿份,其中,兴全趋势投资基金以28.63亿份的净赎回量成为首季遭受投资者抛售最大的基金,而同系的兴全全球视野,净赎回比例为47.75%,是同类型基金的15倍。根据市场人士测算,按3月15日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净值计算,兴业全球系被赎回的基金额可以达到60亿元,几乎可以与一个小型基金公司的总资产规模相提并论。

  行业:周期性股显强势

  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市场风格发生切换时,基金都需要在“坚守”和“调整”的两条路中做出痛苦的选择,而这种转变,在今年一季度尤为明显。

  纵观基金的行业配置,可以明显发现,已经由去年的消费品、新兴产业渐渐向强周期行业转变。根据统计,一季度6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偏股基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均为周期性行业,分别为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房地产业。上述五个行业在一季度的表现相对优异,其中涨幅最大的金属、非金属(包括钢铁、矿产资源、水泥)行业,一个季度内上涨了9.61%,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涨幅也超过了5%。

  在“调整”的同时,也不乏“坚守”者,比如银华内需精选基金。该基金坦言,由于过分看重货币政策的紧缩和实体经济中的资金紧张,因此在一季度低配了地产银行和部分周期性行业,回避了其认为已经处于景气周期顶点的工程机械和水泥建材。而正是这种“错判”,使银华内需精选基金的净值在上一季度里下跌了8.88%。

  周期性股的强势能否在二季度继续演绎?在这一问题上,基金再度出现分歧。华夏基金认为,从3个月到6个月的角度来看,更看好金融、地产股的估值修复以及供求形势较好、估值较低的周期股如水泥、家电。而银河行业基金则认为,周期股估值虽然便宜,但难有大的作为。比较之下,新经济和消费类股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在经过一轮调整后,部分品种的估值已经较为合理。

李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