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基金 > 热点评论

基金业迎来新一轮扩张

市场化步伐加快

2011-06-09 10:18:00     作者: 郭素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新基金
[提要] 昨日,富安达基金公司举行开业典礼,正式对外宣告公司成立;而6月2日,财通基金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成为今年以来继富安达之后获批的第二家新基金公司。对于多家新基金公司相继拿到“准生证”,知情人士认为这或与监管层“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市场化思路有关。

    昨日,富安达基金公司举行开业典礼,正式对外宣告公司成立;而6月2日,财通基金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成为今年以来继富安达之后获批的第二家新基金公司。至此,国内基金公司达到65家。

  自去年以来,新基金公司获批速度加快。知情人士透露,这与监管层对基金行业的市场化导向密不可分。据悉,今年下半年起码还能再获批3家新基金公司。而基金业市场化表现的另一方面,则是新基金发行的提速。

  年内有望再获批3家新公司

  去年,断档两年后的新基金公司审批重新开闸,纽银梅隆、浙商、平安大华相继获批成立。今年,富安达、财通也相继获批,新基金公司获批步伐加快。

  对于多家新基金公司相继拿到“准生证”,知情人士认为这或与监管层“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市场化思路有关。

  “新基金公司审批速度加快无疑与监管层的市场化导向有关,监管层日益倾向行业市场化,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基金公司一律放行,行政上不会太多干涉。基金业也将因此面对更加市场化的竞争环境。”沪上某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还有约9家新公司正在筹备中,其中包括国金通用、安信、德邦、方正富邦、英大、盛世、长安等。

  “如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最少还将有3家新公司获批,国金通用、安信、方正富邦可能性都较大。”上述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

  财汇数据显示,我国公募基金业从1998年起步,1998年、1999年成立了“老十家”,2000年无新公司成立,2001年成立5家,2002年-2005年保持了快速发展步伐,基金公司数量从15家增加到52家,2006年-2008年期间成立8家。在2008年10月民生加银基金拿到“身份证”后,新基金公司审批就进入了断档期,直到2010年钮银梅陇获批,新公司审批重新开闸。

  新基金发行迎来大扩容时代

  公募基金行业市场化的另一个明显标志是新基金发行提速。2010年以来,监管层改革新基金发行制度,简化新基金审批程序,多条通道同时审批,效率提高,速度加快。

  在多通道审批背景下,不少基金公司发行热情高涨,2011年有基金公司筹划年内上报8只产品、10只产品;而近日有大型公司出现三只基金同时发行的盛况。

  财汇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2011年以来新发行基金107只(A、B分开计算,下同),而2010年同期发行新基金56只,同比数量几乎翻番。

  不过,新环境下的基金发行却是数量多规模小。数据显示,2010年新发基金175只,但2010年年底基金行业总规模为2.44万亿,相比2009年的2.6万亿下降约6%,行业规模未因新基金的大量发行实现增长。

  “2007年单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快达70亿,首发几百亿的巨型基金为数不少,巨型基金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如今,新发基金分摊掉一部分老基金的规模,渐趋平衡,这也未尝不合理。”对于新基金的大量发行,某新成立基金公司一位高管的观点也很有新意。

  另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指出,“新基金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将不断推进,新基金批文将不再是稀缺资源,市场的手会真正影响到基金发行,基金产品的优胜劣汰机制也会由此确立。”

吴毅斐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