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公告

中银动态策略参加建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2008-07-21 14:28:00    作者:   来源: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中银动态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参加建设银行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公告

  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经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设银行")协商决定,从2008年7月23日起,本公司旗下中银动态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基金代码:163805)将参加中国建设银行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以下简称:“基金定投”)。

  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是指投资者向代销机构提出申请,约定每月的申购金额和申购日期,由代销机构在每月固定申购日为投资者自动完成基金申购申请的一种理财方式。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并不构成对基金日常申购、赎回等业务的影响,投资者在办理相关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同时,仍然可以进行日常申购、赎回业务。现就该业务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适用基金

  中银动态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63805)

  二、 投资者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格的个人投资者

  三、办理方式

  1、申请办理基金定投业务的投资者须拥有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放式基金账户。

  2、投资者开立基金账户后即可到中国建设银行各网点申请办理此项业务,具体办理程序请遵循中国建设银行的相关规定。

  四、办理时间

  自2008年7月23日起正式开通,本业务的申请受理时间与基金日常申购业务受理时间相同。

  五、申购金额

  投资者可与中国建设银行约定每月固定投资金额,但每期金额不得低于人民200元(含200元),并不设金额级差。

  六、扣款日期及扣款方式

  投资者通过建设银行办理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相关流程和业务规则遵循建设银行的有关规定。详情请咨询当地建设银行的代销网点或建设银行客户服务电话(95533)。

  七、申购费率的说明

  本业务的申购费率和计费方式与日常申购费率和计费方式相同。

  八、扣款和交易确认

  基金的注册登记人按照本公告第五条规则确定的基金申购申请日(T日)的基金份额净值为基准计算申购份额。申购份额将在T+1工作日确认成功后直接计入投资者的基金账户。投资者可自T+2工作日起查询申购成交情况。

  九、变更与解约

  如果投资者想变更每月扣款金额和扣款日期,可提出变更申请;如果投资者想终止定期定额申购业务,可提出解除申请,具体办理程序请遵循中国建设银行的相关规定。

  十、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国建设银行所有,有关本次活动的具体规定如有变化,敬请投资者留意中国建设银行的有关公告。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了解或咨询相关情况:

  1、中国建设银行

  客户服务电话:95533

  网址:www.ccb.com

  2、投资人还可以通过拨打本公司客户服务电话:400-888-5566;021-38834788或登陆本公司网站www.bocim.com了解相关情况。

  十一、重要提示

  1、本公司所管理的其他基金及今后发行的开放式基金是否参与此项优惠活动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另行公告。

  2、本次优惠活动期间,业务办理的具体时间、流程以中国建设银行受理网点的安排和规定为准。

  3、上述优惠活动不含后端收费模式。具体各基金的申购费率请参见该基金最新的《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特此公告。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OO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投资者投资于上述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更新的招募说明书。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