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7 10:03:00 作者: 来源:都市快报
浙江省银监局相关人士昨日对本报确认,该局近日已口头通知银行和信托公司等机构,从7月2日起暂停银行人民币理财对接信托业务。该人士表示,正式文件尚未下发,待调查之后再进一步明确。目前,交行、招行和光大等银行仍有部分信贷类产品在售,不过数量锐减。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甚至停止发售所有信贷类理财产品,在售的该类产品也结束销售提前成立。银行人士说,占银行全部理财产品超6成的高收益率信贷类产品将面临全军覆没,且目前毫无对策。
信贷类产品即将退市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产品经理崔志鹏说,监管层动真格了,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影响极大,产品数量和种类将因此锐减。根据通知,叫停的主要是银信合作信托贷款类产品,而证券类、债券类和信托代收代付项目则没有涉及。
据银率网统计,2010年第二季度,信托类产品占银行理财产品总发行量的63.7%,环比增长38.6%。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狄麟麟认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如果银信合作业务叫停,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将会缩减6成。
招行杭州分行的阮肖林说,银行理财产品中高收益率的产品基本集中在信托贷款类产品这一块,也是极受欢迎的产品,面对银监会叫停,他觉得很无奈。另外,信托贷款类产品退市之后,银行将加大票据、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的投入,这将导致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下滑。
据展恒理财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8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737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到期收益率约2.8%。对比不同投资类型的平均收益,信贷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达3.4%,其次为综合类理财产品,约2.6%。票据、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紧随其后,平均收益率达2%以上。其中,平均收益率最高的信贷类产品,在上半年到期的产品中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目前,这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7%之间。
目前,在杭的各大银行大部分仍有信贷类理财产品在售,不过数量已经锐减。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投资者要购买应尽早赶上这趟末班车。
管理层一刀切防风险
平安信托浙江分公司的杨仁君表示,银监会一刀切叫停银信合作信托贷款业务,主要原因是银信合作今年以来增速过快,仅上半年就已超过2万亿人民币规模,监管层担心年初制定的7.5万亿新增信贷的控制目标受影响。此外,信托理财产品尤其是今年发行量猛增的房地产类信托理财产品风险过高也是此次管理层出手叫停的另一主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银行与信托公司间的合作业务总规模已达1.88万亿元,而至3月31日,这一数字不过1.3万亿元,短短一个月激增5800多亿元,约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量7740亿元的75%。
在6月15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报》中,银监会指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规避资本监管、计提拨备等要求,通过设计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存量贷款、新增贷款等转出表外。”这让银行新增贷款规模逃脱了银监会的控制。
由于融资渠道缩窄,不少信托公司发行的投向地产公司的信托产品目前开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8%-10%之间。然而,高收益也就意味着高风险,事实上,今年以来,不时有涉“房”类信托产品爆出巨亏甚至提前清盘。如中诚信托旗下三只信托产品重仓滨江集团流通股,目前亏损过半,目前,这三只产品均已到期,已经面临清盘的风险。
由于信托理财产品通常不保证预期收益,甚至不保本金,因此房产信托产品的风险不可轻视。
相关链接:
部分信托理财产品遭遇政策性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管理层从去年底就开始加大了银信合作产品的治理力度。
去年12月初,财政部紧急发出《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正在发生的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拟由财政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要及时终止集资计划。已经使用财政资金提供担保并集资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组织资金予以清退。
这类信托理财产品一般由商业银行发行,并将所筹资金委托信托公司管理,信托公司则通过股权投资、权益投资或应收债权投资等方式投资于基础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为理财产品到期后的股本溢价回购提供了预算内的资金安排,或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
去年12月底,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信托公司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这意味着原先由银行存量打包的优质资产配置而成的信贷类产品被叫停,这条变相增加贷款规模的途径也由此堵上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