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理财产品

上市公司闲钱哄抢银行理财产品

2010-07-13 09:55:00    作者:况玉清   来源:北京商报  

上市公司为“盘活”闲置资金花了不少心思。随着新股连连破发,上市公司打新增收的愿望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决策者将目光转向了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商报讯(记者 况玉清)上市公司为“盘活”闲置资金花了不少心思。不过,随着新股连连破发,上市公司打新增收的愿望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决策者将目光转向了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在上市公司看来,这些产品虽然收益不高,但能够保证自己安全。在股市动荡时刻,投资理财产品的确是个不错的资金避风港。

  兆驰股份(002429)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用自有闲置资金5000万元购买兴业银行第16期常规机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65天。据悉,该产品分四个理财阶段,四阶段年化收益率从2.0%-2.8%之间。

  不仅是兆驰股份,中卫国脉(600640)近期也有同样的举动。据悉,中卫国脉上周发布公告称,公司利用5.9亿元闲置资金购买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3.4%,投资周期为174天。

  “上市公司的目光盯上了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正折射了股市不景气的事实。”对于上述事件,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褕表示。在他看来,新股不断破发,使得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不得不由股票投资打新转向购买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

  历史资料显示,参与打新一直是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最佳去处,尤其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前,新股上市首日动辄翻几番的投资收益,使一些上市公司不惜向银行举债投入主营业务,却将自有资金用来投资股票打新甚至是直接炒股,这也造成了大量的银行信贷变相流入股市。

  去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新股首日“高烧”势头骤减,而随着股市进入弱市,新股破发成风,打新风险骤然增加,为防范资金风险,一些上市公司不得不将原计划用来打新的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付永褕表示,对于不少上市公司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其闲置资金打新之外的一个不错选择,一方面,公司大量的闲置资金如果不尽快找到出路,会造成资金闲置的浪费,而如果选择做银行定期存款,其收益却相当低,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来讲其收益水平要高于定存利率。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投资风险比单纯打新更低,而且投资周期灵活,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能够根据公司可以预见的未来资金使用状况确定投资周期。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