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理财产品

加息预期升温理财产品短打唱主角

2010-09-13 09:14:00    作者:孟梅   来源:天府早报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不休,让很多投资者对高风险的股市望而却步,时下市场即将加息的传言更是让市民无所适从。进入虎年得宠的理财产品,多为历史长、业绩优良的“老品牌”,过往的收益和信誉为其争到更多的客户资源;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不休,让很多投资者对高风险的股市望而却步,时下市场即将加息的传言更是让市民无所适从。那么加息预期之下,该如何理财而规避政策风险呢?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银行的理财专家,理财专家认为,在未来加息的大背景之下,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将成为理财市场的绝对主角。

  6个月以下的产品占主导

  记者了解到,各家银行推出的最新银行理财产品中,中长期理财产品的踪影依然相当少,取而代之的是品种日益繁多的短期理财产品。

  市场对于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的认可,也让银行加快了此类产品的发行脚步。6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总数的86.88%。理财师分析,从不同理财期限的发行数量分布来看,短期产品仍然受市场青睐,并且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据了解,银行的短期产品与货币型基金相似,这类产品由于期限短、流动性较强,也主要投资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央行票据、短期国债、金融债、优质企业信托融资项目、货币市场基金等。因此,一旦央行加息,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同时,理财师认为,短期产品受投资者青睐,实际上也有规律可循。每当股市震荡时,一些资金出于避险需求往往选择短期产品。

  稳定性和流动性最重要

  事实上,自去年11月以来,股市持续震荡,加上金融市场的波动,投资者既不愿意将自己的钱闲置,又怕长期投资冒风险,因而聚集了短期理财的“人气”。银行发行短期产品,对自身来说,比较安全。而对投资者来说,短期产品占用资金的时间短,也有助于满足其资金流动性的要求。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贵宾理财理财师张玺建议,在目前理财产品收益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投资者还得把握“稳健性”和“高流动性”两个原则,待理财产品收益回暖时,再重新配置资产。“对于短期产品,投资者要特别留意资金的时间利用效率。”他说,“如果购买一款7天期的产品,资金实际占用时间高达14天,实际收益率会受到影响。此外,对于超短期产品,一定要向银行问清楚,如果到期前支取,如何计算利率。比如,一款15天期的超短期产品,在第一个计息周期中,如果投资者要用钱需要提前支取,有的银行不允许,有的银行要降低计息利率。因此,需要仔细研究银行提前支取的相关规定。”

  早报记者孟梅

  短期理财产品受宠的原因

  第一,银行短期产品发售规模的扩大,让前段时间有些沉闷的投资市场得以丰富;

  第二,短期产品资金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第三,进入虎年得宠的理财产品,多为历史长、业绩优良的“老品牌”,过往的收益和信誉为其争到更多的客户资源;

  第四,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高于定期存款,对投资者吸引力大。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