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17:05:00 作者:李彦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今年7月底,家住滨江苑的冯先生投资5.5万元购买了一款民生银行(5.58,-0.06,-1.06%)挂钩金价的理财产品,该产品设计时约定,若在一年投资期内,金价涨幅达到10%,产品随即提前终止,投资者可获得10%的最高收益。本月10日,银行通知冯先生,金价已从当初建仓时的259.33元/克上涨到286.5元/克,涨幅超过10%,产品因此提前终止,投资人获得10%收益,换算成年化收益率高达47.38%。投资5.5万元仅两个多月就获利近5500元,冯先生喜上眉梢。
然而,并不是所有购买银行“镀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都像冯先生一样幸运。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到期的15款“镀金”理财产品中,平均年化收益率仅6%,其中7款产品未实现预期收益率。而在今年发行的6款同类产品中,最低到期实际收益率仅为0.2%,和民生银行产品相差多倍。
不同银行的“镀金”理财产品收益为何会有天壤之别?中国银行(3.50,-0.05,-1.41%)江岸支行理财经理杨菲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能否看准未来一段时间金价涨跌及产品触发条件是否宽泛。以民生银行这款产品为例,设计时看涨金价,金价一旦涨到触发点,投资者即可获得最高收益,而另一款产品设计时看跌金价,若金价始终位于观察水平之上,则仅能获得最低预期收益。同时,如果触发点与建仓价格相差过大,在投资期内很难触发,投资者同样很难获得高收益。
民生银行武汉分行零售市场营销部理财经理艾莉称,投资者在购买“镀金”理财产品前,应对金价未来一段时间的涨跌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并详细了解产品条款,然后选择比较合适的产品投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