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1 14:25:00 作者: 来源:重庆晚报
父母热衷炒股,孩子备感冷落,只好把对昔日幸福生活的渴望写进日记。昨日,获悉儿子感受的廖女士和丈夫决定:用实际行动迅速“回归”,多关注儿子的成长。
“亲爱的老爸老妈,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变回来呢?”昨日上午,家住渝北区皇冠东和花园的廖群帮儿子收拾书桌时,发现了儿子作业本上的这几行字。廖群11岁的儿子谢廖沙在巴蜀小学读五年级,作文写得很棒。儿子写的是“我家的两个股民”,讲述随着不速之客“基金”的到来,昔日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被打破。“老爸老妈痴迷基金的程度,比我沉迷电脑游戏厉害多了……
一家人的心情全依基金而定:只要线一翘,数值一增,变为红色,心情指数5★;如线一耷,数值一降,变为绿色,心情指数最多2★;如果暴跌,心情指数0★。”文中还描述了基金暴跌时,全家如何愁云惨淡地吃饭;暴涨时,爸妈兴高采烈。爸妈整日谈论的话题就是基金,呆在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再也没心情听他讲学校的趣闻轶事,一家三口的幸福日子一去不复返。
儿子的作文让廖女士感到震惊——没想到,儿子眼里,一直是讴歌对象的她竟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去年,廖女士到美国出差半年,每天都要和儿子电子邮件交流。今年3月,廖女士和老公开始关注基金。夫妇俩白天忙于工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股市行情,由此,渐渐忽略了儿子。
“老爸老妈观点不同,常常为此争论不休。”经过上网学习,廖沙才知道,老爸是“看空”,老妈是“看多”,一个悲观主义,一个乐观主义。廖沙说,一次基金大涨,兴致不错的老爸几个月来首次主动提出散步。可没走几步,老爸老妈又开始讨论基金。无奈,他只好在日记中发牢骚:“你们可不可以不再看空和看多,而是多看看我呢?”
反复阅读儿子的作文后,廖女士和丈夫决定:今后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股市,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孩子的眼睛就是一面镜子,能照出父母的不足。”廖群希望,在全国人民大炒股的关键时期,类似父母都要在乎孩子的感受,不要让金钱冲淡了亲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