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6 09:39:00 作者:高亢 来源:证券时报
在全球经济前景不佳、商品需求预期逐步疲弱以及国内大豆实质需求仍难回暖的背景下,近期豆价上行趋势将很难长时间持续。预计在当前预期的收储政策被确认后豆价将缓慢下跌,未来一个月豆价很可能展开一波冲高回落行情。
近期第三次粮食收储消息得到确认,政府决定新增2000万吨玉米收储以支撑国内粮价,这一政策强化了市场对大豆将展开第三次收储活动的预期,目前市场预期收储量为200万吨。短期来看,再次大规模收储能够使豆农收入得到一定保证,油厂也可以通过出售部分库存来获得收益,但该政策对价格的支撑将十分有限。
从近期收储政策前后价格走势来看,凡是有收储预期的品种总是会在短期资金推动下展开一波行情,一旦收储政策得到确认,资金往往平仓操作,造成期价再度回落,这表明当前大豆期市仍旧弥漫着浓重的看空气氛。从数量上来看,先前收储的300万吨大豆仅占到总产量的17%左右,占年消费量5.8%,由于数量较少,该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交易心理层面而非价格,即使后市第三次大豆收储预期得到确认,剩余的1180万吨国产大豆的需求仍然是个大问题。
根据当前现货价格体系推算,如果油厂使用国产大豆,每压榨一吨需要承担70-150元左右的亏损,而使用进口美豆压榨,每吨则能够获得200-300元的巨大利润,巨大的利润差距促使油厂积极进口大豆进行生产,抛弃价格较高的国产大豆,这一现状无疑给国产大豆需求雪上加霜。可以预见的是,即使第三次大豆收储得到确认,在收储活动结束后,农户面临的资金压力以及大豆销售压力将促使当前坚挺的国产豆价进入下跌通道。
事实上,未来大豆市场终端市场需求预期仍不理想,现货豆价对收储政策反应并不热烈,目前东北产区油厂大范围停产仍在持续,南方油厂仍在依靠12月上旬开始的豆油节前备货活动来维持生产。但随着1月份的到来,豆油需求高峰将逐步消退,而豆粕需求高峰至少需要等到3月份以后,这将使得南方油厂的生产活动失去支撑,进而促使进口大豆速度逐步放缓,届时连豆价很可能在美豆期价疲弱的拖累下弱势下跌。
整体来看,近期豆价仍将面临诸多潜在利空因素的打压,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国内大豆期价将在需求不振的压制下逐步回落。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