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黄金:期价过千元 股价“成色”足

2009-02-24 10:18:00    作者:沈明   来源:证券日报  

市场的避险情绪有增无减,黄金期价近四个月来却形成十分明显的大幅上扬之势,其中纽约黄金期货上周还收于1002.20美元,有史以来的日、周收盘最高纪录由此被刷新。
    黄金期价虽在去年3月由千元以上的高位回落,10月下旬还一度跌穿每盎司700美元,但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欧美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如德、意黄金储备增幅均超过20%或高达3000吨以上,法国也首次成为黄金净投资国。与此同时,市场的避险情绪有增无减,黄金期价近四个月来却形成十分明显的大幅上扬之势,其中纽约黄金期货上周还收于1002.20美元,有史以来的日、周收盘最高纪录由此被刷新。

    受此消息鼓舞,近日在A股市场上表现本已非常强势的黄金股昨日更是整体大幅上扬,紫金矿业、豫园商城相继出现在涨停行列,山东黄金、中金黄金、辰州矿业、恒邦股份、中国铅笔等日涨幅均超过7%,它们以9%的平均升幅傲视群雄,总成交额随之创出近阶段新高。

    流动性推升期价过千

    牛年伊始,黄金“走牛”。若以农历年看国际金市,刚刚迎来的牛年与鼠年之初惊人相似,国际金价攀上每盎司900美元的起跑线开始发力,在新年之际进行“破千”冲刺。总结个中原因,莫过于资金“避险”。

    一般情况下,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正相关,与美元指数负相关,但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这种关联关系发生了改变。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各国政府大幅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商品市场上演跳水行情,唯有黄金一枝独秀,尤其是在雷曼兄弟破产当天,黄金价格从770美元/盎司附近一路上冲,最高达930美元/盎司,上涨幅度达到20%。这充分体现了黄金商品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在次贷危机大爆发后,大家不知道该做何种投资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黄金,这一最好的资金避风港,由于流动性空前充分,黄金就此摆脱了与美元和原油的传统关系,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投资品种。

    黄金股强悍而不失理性

    衡量黄金股票投资价值的办法是判断它的盈利能力,也就是看每股净利(EPS)的多少,EPS越高,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投资价值越大,股价就会越高。影响我国黄金上市公司EPS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金价水平,另一个就是掌握金矿的产量。

    首先,中国黄金供不应求,金价维持高位运行。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按需求量排名方面,中国仅次于印度,为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占全球2008年需求14%。2008年全球黄金需求量为3,569吨。其中,中国黄金需求量达395.6吨,按年增长21%。而据中国黄金协会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为282.007吨,同比增长4.26%。虽然黄金年产量创出历史新高,但无论产量及增长均低于需求,供求尚有超过百吨的缺口,可见中国黄金生产企业大可不必为销路发愁,而中国金价还将维持目前的高位运行。

    其次,相关上市公司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整体竞争力。A股市场上,经营、参股或销售金矿、金饰品等黄金概念股共12只,山东黄金、中金黄金和紫金矿业这三家重点黄金企业先后发布2008年业绩预增公告,理由两点,一是通过定向增发将矿山企业注入上市公司,使公司规模增大,黄金产量和利润得以大幅增加二是2008年全年黄金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上涨。齐鲁证券认为这三家公司各有特色,从盈利能力来讲,山东黄金的矿产金比较所占较高,盈利水平表现最好。从含金量的角度,中金黄金的每股折算率最高。而紫金矿业由于海外控股的金矿较多从而总储量最高,但其它金属的业务摊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比较而言,从资产避险的角度,山东黄金与中金黄金可以作为资产长期配置的重点。

    最后,分化走势在所难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从市场表现看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一是黄金股至今的运行既非常强悍又不失理性,如题材、概念痕迹较重或黄金只是伴生产品的如江西铜业、云南铜业、铜陵有色等表现较为平庸,日涨幅皆在仅2.5%上下即介于沪深大盘之间,它们更没有突破盘局,创出近期新高。

    二是目前不仅中短期累计涨幅都极为可观,而且昨日还是春节后至今第三次日涨幅达到9%,特别当它们整体处于前期重要的整理平台附近时,短线反复可能自然就会进一步加大。

    三是今年1月底突破此前高点连线阻压后,纽约、伦敦的黄金期价联袂震荡上攻并攻到1000美元大关一线,其中纽约登上千元大关还适逢各期货、期权合约的到期日,近日挑战新高也就难免会出现震荡整理走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会加大国内黄金期货与黄金股反复的可能。

wanglei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