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小麦玉米迎来绝佳套利机会

2009-02-26 09:28:00    作者:海子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因旱情逐步缓解,暴炒后步入季度性调整的小麦与玉米渐现绝佳套利机会。

  前期北方冬麦区特大旱情,给投机资金暴炒小麦的机会。此次旱情对今年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暂时没有确切数据,但对于库存量丰富的小麦而言,供给关系不会有太大改变。目前,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和冬麦区受旱面积均已低于多年同期均值。

  小麦和玉米是期货市场中的经典套利。主要原因如下:在作为食品加工以及饲料方面,两者有一定替代关系。两者价格具有相互制约、同涨共跌特性。但由于季节性因素,在各自收获季节价格会有所下降,使两者价差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而且,这种波动存在周期性,每年6、7月份新小麦上市,而11、12月份新玉米上市。因此每年5月份左右差价会缩小到全年最低位置,每年11月到次年1月差价会扩大到相当高的位置。小麦、玉米价格的波动存在差异,小麦价格总是比玉米高。主要因为:小麦绝大部分都是人吃的,而玉米大部分是畜生吃的,人吃的小麦价格总是比畜生吃的贵;玉米亩产高于小麦亩产,每吨生产成本却低于小麦;而从商业价值来看,玉米的商业价值比小麦相对低一些。

  目前在金融危机下,国家对粮食生产比任何时候都重视。为了坚定农民种粮的信心,国家收储政策利好不断,最低收储价格也不断上升。今春以来,国家连续两次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但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不少地方政府和人大代表纷纷要求“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对粮食的相关政策目的是稳定粮食市场,以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但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也不可能,这会造成社会恐慌,从而出现抢购,囤积粮食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后市小麦和玉米价格不会暴涨暴跌,更多的是在一个区间进行季节性的变化。

  虽然我国今年遇到历史罕见干旱,但无论国家、地方政府,还是农民都投入历史上罕见抗旱物力,财力和人力。动用物资和资金都前所未有。随着旱情缓解,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投机资金也纷纷离场。在小麦生产连续5年丰收之后,小麦已具备较大库存量,去年国内小麦总产量为1.1亿吨,2008到2009年度国内小麦期初库存为5000万吨,保证充足供应不会有问题。国家粮食局甚至做出今年小麦歉收50%都不会影响供应的论断。所以此次投机资金的游击炒作并没有基本面支持。从现阶段国家对玉米的政策来看,小麦赚收已成定局,国家为了粮食安全,保证粮食总体上不歉收,后市会加大对玉米价格的干预,保证农民种植积极性。而且马上到了北方农民在选择种玉米还是大豆的时期,为了玉米产量以及下半年收购状况较好,玉米下游企业此时都会给玉米强有力支撑,保持其价格竖挺。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