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1 09:03:00 作者:冯伟民 来源:证券时报
从上周至今,在国内外期铜市场又刮起了一阵猛烈的“中国需求”风,伦敦交易所铜库存与注销库存连续一周的下降,且当前库存减少的主要地区集中于亚洲地区,市场资金重新关注中国需求因素,国内外期铜价格重心也随之不断上移。而到上周五,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意外大幅增加10136吨,中国铜消费增加成为泡影,国内外期铜上涨态势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震荡。短期国内期铜能否再次冲击30000元并站稳这一整数关口,需要关注国内消费、进口和库存情况,尤其以进出口数据和上海库存数据最能明显,建议投资者短期保持看多的投资思路。
宏观面指引方面,国内最新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从国内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2月份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5.4个百分点,达到50.4%。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43.4%,比1月上升9.7个百分点,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上升。而不利的因素是依然存在国内通货紧缩的威胁,同时威胁着期铜价格的下一步走势。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由上月上涨1.0%转为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呈继续下降态势。
库存方面,国内外库存的此消彼长。分析国内外期铜最近一周左右的走势,国内外铜库存的此消彼长对其起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LME的铜库存减少3325吨,至51.87万吨,延续了上周库存减少的趋势。注销仓单减少至总库存的10%,上周四为12%,周一取消仓单为5.41万吨。上周上海期交所铜库存意外增加逾10136吨,至38468吨,引发市场担忧。毕竟本轮的反弹态势主要是国外鼓吹的中国国储局购买金属以及国内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可能大幅刺激铜消费,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国内收储不可能在高位接货以及目前身处讨论阶段的经济刺激方案需要一段时间去落实,这两个因素仍需要时间去证实。
对于沪铜后期的走势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依然不可见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最先触底反弹,资本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前景也是一片看好,商品市场内强外弱的格局可能继续存在。但是这种判断能否变成现实,可以说目前市场信心不足。但是在现有的价格水平,做空也无法立即得到基本面的强烈支持。所以后期投资者首要关注以进出口数据和上海、伦敦铜库存数据的变化。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