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本榨季广西白糖将减产约20%

2009-03-16 10:43:00    作者:陈铮   来源:理财周报  

    目前郑糖基本面上最大的利好来自于减产,本榨季减产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是减产多少仍是未知。虽然现在还没有收榨,关于减产的预测,官方的数据已经从100万吨调升到180万吨,民间的数据从150万吨涨到了200万吨,现在甚至已经有250万吨的数字在爆出。

  笔者近期亲赴广西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广西剩余的甘蔗进行了最后统计,根据各制糖生产企业数据显示,至2009年3月1日止,广西境内糖厂剩余入厂料蔗1480万吨。如按12%混合出糖率,可产糖177.6万吨,加上至2月底已产糖563万吨,广西本榨季食糖产量740.6万吨。

  如果春旱多留种或产糖率达不到12%的话,广西食糖产量还会减少至720万吨。从广西钦州、防城、北海、贵港收榨的十余家糖厂来看,减产幅度普遍达到40%~50%,减产比我们预计的更严重。南宁、柳州、来宾等地区的减产情况要比上面的几处地区情况好一些,总的来看,规模小的糖厂减产较多,规模大的糖厂由于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的优势,减产幅度要略微好一些。广西糖协关于本榨季广西糖产量在720万吨-740万吨的数据(比上榨季减少180万吨-200万吨),与事实基本接近,我们也认可这一减产数据。

  因此,我们认为任何偏离广西糖协估产数据的所谓“民间估产”,将会对市场产生严重误导。广西糖的减产,将应验一句古老的糖业谚语“减产的年份糖越榨越少”。

  减产对价格的影响,运用得好,有其可以加分的地方,用得不好,就会减分,就像天气的炒作一样。对于现在宏观经济面和产销形势,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在2月19日的糖会上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糖价涨得过快过高,将可能使减产与政策的利好转向反面。

  从11月份的产销率看,制约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是需求过低。尽管二月份销售量大增,但除了国家和地方储备外,相当多的糖在往郑州期糖上走。而且,期价在3500元以上继续运行时,在期货和批发市场上做套保的糖厂至少增加了五成。由于糖厂投机盘过重,向上推盘只能接到越来越多的实货。仅就期糖一处,准备交割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地方收储的数量。

  从持仓情况来看持仓再度呈现增仓对峙势头,多头依然没有半点退意,三大主多继续增仓。空头席位上,但也并没有形成主流空单,所以资金面上很难形成做空合力。从持仓上看现在主力多头没有对手盘,基本能达到为所欲为的目的,而其余散多反而趁今天大涨的时候减仓,更说明了这一点,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这种状况一方面为多头提供了空间,只要资金雄厚,空间是广阔的。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如果没人接盘只能一直把戏唱下去,最后可能会很尴尬。由此可见,价格上行的最大威胁不是其他空头,而是双向主力的操作意图。由于背景性质,行情延伸局限性较大。现在双向单中空头部位已经有所减少。另外,郑糖909的持仓量已达到历史高位,根据郑商所规定,郑糖单个合约持仓量超过70万手保证金要上调至8%,比之前的6%的保证金上调2个点,资金都警惕于这一警戒线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双方资金希望获利了结出场,也就意味新一轮的单边行情也将出现。

  主力合约909则再次接近70万大关,仓单有效预报也在一个月内累计增加33万吨以上,逐渐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达到了50万吨以上,可见对于减产的现实和消费价格的下调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争论,作为糖厂套保还在有序介入,而多方做市商并未善罢甘休,仍在积极推拉价格前行,期价后期的变动结果实属难料,此时无论多空均需小心谨慎,后期多空双方一场精彩的对决在所难免。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