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31 09:32:00 作者:银河期货 熊梓敬 来源:证券时报
3月25~30日,广西又有15家糖厂收榨,已累计63家收榨,广西大幅减产的事实正在逐步得到验证。在此消息提振下,糖市一扫前几日阴霾走势,“一阳指”击穿五阴,率先突击领涨。糖市借去年美国金融危机已构筑又一历史大底,现提前复苏。
至3月底,汇总几个主渠道信息来源,广西今年产量约为750万吨没有太大悬念,本榨季全国减产200-240万吨也将破茧而出,这将刺激糖市提前步入牛市。
从现货的消费特点看,今年尤其是云南方向,大的中间商对今年消费形势比较悲观,反映在今年第一季度消费同比去年萎缩20-30%。云南仓库爆满,而销区普遍库存薄弱。从近期消费态势观察,的确淡季淡销,但就以此定调今年消费萎缩为时尚早。一到旺季,消费就会即使跟上,同时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也有助于后期消费增长。今年国家为拉动内需启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的实际变化有可能在6月底7月初才会逐步明朗。
国家出台了收储政策,启动了地方收储甚至后期还有可能试点行业收储,国家、主产区地方政府以及糖业圈共同“思涨”。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支配,糖价稳中有升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但是,糖价上涨过快,反而不利于消费,甚至会造成销售压力后移。前段时间糖价阴跌的态势就是受到主产区糖价连续拔高后中间商驻足观望,采购没有得到有效配合的影响。而且糖价过快上涨容易触发糖企赌后市,惜售,从而引发后期剩糖。
食糖行业关系到4000万农民的衣食住行。行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在其次,而创造的社会效应无疑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白糖这样把60%-80%的原料款返给农民。我们认为这就是国家加大力度收储来托市的重要原因。
从国家针对食糖的宏观调控政策动向分析,我们认为,即便广西现货价格达到3800元/吨,国家也不急于抛储、轮库来打压糖市。从长远看,中国是一个缺糖的国家,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更由于农产品的比价效应使得种植成本的提高,而反观国内13亿人的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不排除某时我国需要依赖进口来弥补国内短缺。在糖多时,国家出手把过多的糖存放起来,以防止在出现天灾、干旱等造成大幅减产的年度糖价被过分哄抬。届时,根据需要及时投放市场,平抑糖价。大不了把过期的白砂糖像原糖一样加工一遍,以此换来的是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惠及千家万户。
从今年销售进度分析,全国已经销售1/3约400万吨的糖,销售均价约在3000元一线,按照3400元/吨的含税销售成本计,每吨亏损约400元。现在业界倡导“三三三”的销售策略,已销的1/3亏损,目前在全国成本价3400-3500元一线再销1/3,后期若广西糖价到了3800元再销售剩余1/3,综合销售以实现食糖行业保本微利的目标。
糖价不应急涨,而应倡导稳中有升的上涨,从而达到糖厂顺价销售,中间商拿糖心不慌,不怕拿了糖后粘在手上,保证不断档供应,而蔗农能得到及时兑付的原料款,从而构建糖业的和谐发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