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8 08:49:00 作者:李中秋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锌铝期货4月7日集体飙升,并带动钢材期货放量走高。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贬值风险将继续推动国际金融资本转向初级产品,寻求保值增值,同时,中国“买盘”所导致的短期需求,加剧了基本金属的上涨势头。
全线飙升
中国“清明”小长假期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期货全面走强。其中伦铜在上周五和本周一的两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逾250美元/吨,周一收盘时报收于4270美元,最高触及4459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价格也是去年10月底以来最高水准。
受到外盘影响,上期所铜锌铝三大基本金属期货7日联袂走高,涨幅位居国内各大期货品种前列,沪铜指数上涨4.91%,沪锌指数上涨4.38%,沪铝指数上涨3.52%,三大品种主力合约同时创下本轮反弹以来新高,其中,沪铜全线涨停,主力0907合约上扬1700元或4.99%,收报35760元/吨。有色金属走强也带动了螺纹钢和线材期货放量上扬,其中,螺纹钢主力0909合约放量上涨,期价涨幅35元或1.01%,收报3491元/吨,持仓量创下上市以来新高100482手。
在市场人士看来,美元贬值导致商品指数基金受青睐,G20会议的政策刺激以及中国买盘的积极介入,是导致基本金属再度走强的原因。巴克莱银行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大宗商品资产管理规模在2009年第一季增加11.7%至1720亿美元。其中,流入商品领域总的资金量约221亿美元,流入商品指数的资金达30亿美元。
东方证券认为,一方面,美元可能的贬值风险将继续推动国际金融资本转向投资这些初级产品期货,寻求保值增值,这将会稳定并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水平;另外,全球经济衰退趋缓也为有色金属价格反弹提供了需求面的支撑,该机构继续看好基本金属的表现。
中国需求之惑
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基金的积极介入,市场对中国需求的短期升温也加剧了基本金属这种涨势。不过,中国需求是否是真实消费的体现仍被业界怀疑,且国储收购金属,尤其是铜的数量到底会有多少,也成为一个谜。
上周五(4月3日),伦铜注销仓单大幅增加至50,525吨,之前一天为25,475吨,目前铜注销仓单约为LME当前总库存504,825吨的10%;这个增幅主要来自于鹿特丹(增1.43万吨)和新奥兰多(增0.3万吨)。“伦敦欧洲区域库存有很明显的迹象表明流入中国境内,估计大部分是中国国储所为”,麦格理银行一位金属分析师昨日向中国证券报表示。
由于沪铜市场保持强势,沪伦铜之间的套利空间再次打开,也同时引发了一些套利盘介入。麦格理报告预估,上海港口进口量在第二季度会达到30万吨/月,此前两个月铜进口量逾20万吨。“按照近期的趋势,几乎可以肯定这些金属将运往中国,这将在随后几天的总库存数据中得到体现。由于欧洲需求的低迷及中国需求的复苏,将铜从欧洲运往中国可获得1000美元以上的地区升水,有利可图显而易见”,标准银行报告评论说。
对市场而言,这部分流入中国的库存是真实需求,还是仅为国储补库行为,这仍是一个谜。一方面,业界感觉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的铜企在囤积阴极铜,同时,一些中国的铜线圈和线缆加工企业声称正在满负荷的生产;另一方面,目前并没有迹象证明中国需求能继续保持,大部分企业表示七月份以后看不到新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利会议上,英国商品研究局(CRU)却公布了颇为悲观的估测。CRU预计,今年全球铜需求将减少13.5%。其中中国需求仅增加1.1%;而全球其他地区可能会史无前例地大幅减少19%。CRU认为,一旦中国完成库存重建,之后数月铜价将大幅滑落,甚至会创下新低至每吨2200美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