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4 18:29:00 作者:林根 来源:证券时报
本报讯监管层于3月上旬开始的新一轮针对期货公司分类监管的试评日前已经结束,各地监管部门也已上报了测评结果。业内人士认为,测评结果将帮助监管层摸清行业底细,还有助进一步完善早前下发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引(试行)》及与之配套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指标与标准》,以确保分类监管政策稳妥推出。
不过,该人士同时指出,虽然推出分类监管的步伐正在加快,但相关评分指标还需进一步修改,上述《指引》在今年第三季度最终定稿的可能性不大,分类监管恐怕最快要到第四季度才能正式推出。
作为期货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度——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最早于2007年提上工作议程,其推出过程可谓“好事多磨”。记者获悉,针对6个地区期货公司的分类监管试评今年春节前完成后,这一轮的试评于3月上旬开始,并已经结束。
据知情人士介绍,与上一轮的试评相比,本论的评价对象扩大到了全国期货公司。此次试评内容分为风险管理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指标的评价。其中,风险管理能力实行由期货公司自评与各地监管部门初审相结合的方式,由各地监管部门负责实施组织对辖区内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指标的评价;市场影响力则根据期货公司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数据直接进行评定。
针对期货公司去年时有发生的盘中透支问题,监管部门给予关注,在此次试评打分的要求中特别指出:对于2008年10月31日之前发生的盘中透支事项只按照采取的监管措施进行扣分;对于期货公司2008年10月31日之后发生的盘中透支,则按照《指引》中第二十五条相关条款进行扣分。该条款规定,透支交易事项的扣分以及采取的监管措施事项扣分,取其高者进行扣分。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已经有两家期货公司因为2008年存在盘中透支问题,近期被处以三个月内限制开发新客户的处罚。
与此同时,监管层还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及征求意见。记者获悉,监管层日前在北京召开了期货公司分类监管研讨会听取各方意见,参会者除各地监管机关的相关业务负责人之外,还有12家期货公司高管。一位参会者向记者介绍,参会的期货公司对监管指标评分分值设定还存在一些分歧——其中包括市场影响力、差错率等方面指标。
该人士认为,虽然推出分类监管的步伐正在加快,但相关评分指标还需进一步修改,上述《指引》在今年第三季度最终定稿的可能性不大,分类监管恐怕最快要到第四季度才能正式推出。
由于分类监管政策的出台是期货创新业务推出的前提条件,因此期货业内人士对其充满了期待。上海一家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分类监管将有助于期货行业“扶优限劣”,促进优质期货公司做大做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