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7 09:06:00 作者:王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受多头获利回吐打压,上周(4月20日-24日)国际大宗商品延续震荡调整之势,并与弱势美元同步回落。其中有色金属和天然橡胶跌幅显著,贵金属则因避险需求升温而强劲反弹。
弱势美元提振商品乏力
上周,美元指数连续四日走低。德国企业信心指数好于预期巩固了欧元区经济可能触底的可能;而欧美股市上扬也提振投资人风险意愿,美元需求也随之消退。
一些分析师警告称,市场人气可能在未来几日因银行业新的迹象而恶化,投资者也非常担忧会有超过一家的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尽管上周召开的七大工业国(G7)公报称,全球经济下滑的步幅已放缓,正出现一些稳定迹象,但经济前景依然疲弱,下滑风险犹存。
就商品市场而言,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强势反弹之后,动力正在快速减弱。从最近美国公布的数据看,其3月份二手房销量较2月份减少14万套至457万套,而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较前一周增至64万人,持续领取失业救济人数增至614万人。这两个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依然低迷,显示经济反弹的预期仍不可过分乐观。
“经济反弹或许存在一个上限空间,反弹速度不会持续很高。这一点使市场对工业品的热情有所下降。”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认为,市场担心中国的良好形势也会遭遇瓶颈,这从近4个月发电量上可以得到反映。政府对经济的刺激并没有引起民间资本扩张,很可能,中国的经济复苏依然要等待美国经济反弹。
“中国因素”驱动力减弱
期铜大幅调整是“中国因素”驱动力减弱的例证。因为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国内外铜价强劲反弹主要源于中国的大量补库。而当中国采购告一段落后,铜价回调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市场谨慎看待商品后市的理由还在于,政策面的驱动力在不断消减。“短期来看,由于一季度经济数据环比出现回升,所以在未来两三个月内,管理层继续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可能性不大,而来自政策方面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前期提出的投资、消费以及产业振兴等政策的具体细化和落实执行,这就使得来自于政策面的驱动力在不断消减。”喻猛国还认为,在货币层面上,尽管各监管部门表明了不会控制货币信贷的鲜明立场,但随着低风险政府项目贷款日趋饱和,未来银行业信贷增长可能会有所收敛。这令商品反弹压力更大。
“央行数据显示3月份新增贷款高达1.89万亿元,一季度已达全年新增贷款目标的九成。尽管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将长期维持,但市场针对短期信贷增长过快的调控猜测不时出现。”世华财讯分析师张莹认为,近阶段的商品行情走势与国内宏观经济预期联动密切。她表示,如果把年初至今的商品行情视为去年秋季暴跌行情的大级别反弹,金属和橡胶已初步达到反弹高点,后市若想再掀阶段高点,还需要国内外宏观经济面明显改善的配合。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