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6 11:05:00 作者:游石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在昨日举行的“2009第五届上海国际钢管工业展览会”上了解到,对于近期钢铁市场出现的价格上涨,现货商和消费企业普遍持谨慎态度,并认为只有钢价保持在合理水平,才有利于市场真正复苏。
“现在价格是虚高,很多产品根本拿不到出口订单,但如果降价又不够成本。”常州一家不锈钢管厂负责人表示。据其介绍,该公司之前主要做出口业务,但自去年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出现比较大的升值,汇率变化使公司失去很多欧洲订单,美元汇率虽然稳定,但金融危机使美国市场又不景气,公司出口业务基本停滞。而另一方面,又面临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近几个月来国内钢坯成本价格上涨,导致公司出口产品更不具备竞争能力,工厂开工率只有50%,而每天维持锅炉运转的成本就有10多万,如果接不到新的订单,很有可能要停产。
与出口行业遭受的两头夹击不同,内销企业对于原料价格上涨的适应能力普遍较强。据现场了解,做国内大型基建项目的企业情况相对乐观。
河北中海钢管参展代表介绍,公司拿到了政府投资的项目,生产进度还是排的比较满,国内市场增长可以抵消一部份出口损失。而另外一些企业反映,西气东输,油气管线方面的钢管需求一直比较稳定,最近增长比较快的是政府高铁投资的钢轨和路桥建设相关的线材,不过这类项目竞标非常激烈,产品质量、价格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拿到订单企业可以保证足够开工率,但却不可能像前两年那样赚钱。所以在目前利润比较薄的情况下,希望原材料价格维持相对合理的位置,不要大幅波动。对于后市,业内人士大多认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总体来看,市场情况似乎正在好转。根据1日公布的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数据,钢铁等周期性行业新订单指数出现继续回升的态势,4月份数据表现强于3月份。据行业专业机构“我的钢铁”网监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内,国内各主要钢材品种价格继续上涨。其中,建筑钢材价格稳步上涨,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吨价上涨100元以上;中厚板价格略有上涨,重庆、成都等地吨价涨幅在50元左右,其余地区相对稳定;冷热板卷价格小幅上调,北京、天津、福州等地厚规格热轧产品吨价涨幅在100元左右。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内钢铁市场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内需和外需的此消彼长,并不会对市场格局造成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对近期钢铁产品价格的上涨,需要关注其背后支撑因素是否能够持续。
周一,受PMI指数持续回升、股市飙升,及发改委指出要按期完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影响,国内钢材价格曾大幅上扬,其中上期所螺纹钢和线材期货涨幅都超过了2%,但昨日市场收阴,却又全面回吐之前的大部分涨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