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9 09:34:00 作者:游石 来源:证券时报
全球商品市场在经过前一轮暴涨之后,逐渐趋于理性,近两周来,呈现高位震荡格局。分析人士认为,宏观经济疲弱与流动性充裕状况共存,商品市场可能将会步入宽幅震荡阶段。
上周,中、美两国重要经济数据相继出炉,投资者试图从中寻求经济复苏的依据。美联储上周五公布,4月工业生产较前月下降0.5%,产能利用率为纪录低点69.1%。美劳工部公布,4月CPI同比下降0.7%,创半个多世纪来最大降幅,但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却同比上升了1.9%。同期,美财政部公布,美国3月国际资本净流入总计为232亿美元,2月修正为流出911亿美元。
经济数据较市场预期偏空,当天,全球主要商品市场出现回落,其中WTI原油期货7月合约跌4%,重新回到60美元下方;LME铜跌1.56%,至4400美元一线。在外盘的带动下,昨日国内期市也普遍下跌,橡胶(资讯,行情)和油脂期货几近跌停,盘面上呈现较大的价格压力。
格林期货彭耀表示,今年以来铜价上涨了约50%、塑料涨34%、棕榈油(资讯,行情)涨了近30%,目前市场下跌,显然是对之前大幅反弹行情的一种修正。因为从基本面情况来看,经济状况并不足以支撑商品价格涨得过高过快。
据他分析,当前政府投资主导国内经济运行,通过信贷规模扩张,展开市政、高铁等基建项目投资,来刺激局部经济活跃,并带动对大宗商品原料的需求,比如建筑用钢材、铜、水泥市场就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但是这种社会资源集中在体制内的循环方式,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旦政府投资和信贷放缓,商品需求可能出现骤降。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消费基本维持稳定,出口行业依旧低迷,以此为依托的民间投资并不敢贸然跟进,尤其房地产行业和下游制造业的投资不景气,降低了商品原料的未来需求预期。在此情况下,市场继续向上运行将面临很大的阻力。
经济指标也反映出了政府和民间投资的一冷一热。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53.5%;但同样作为先行指标的发电量却依旧大幅下滑,4月份全国发电量2747.6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5%。一般来看,发电量更能真实、全面地反应经济现状。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北京中期总经理母润昌表示,依据历史经验来看,大宗商品市场下一步可能将进入宽幅震荡的阶段,其价格表现为每一次调整的低点都在提高,而长期走势也会经历这种震荡调整后再次走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