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郑州早籼稻未来仍不乏升机

2009-07-17 09:54:00    作者:格林期货 崔家悦   来源: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近期郑州早籼稻期价走出明显的下跌行情,本月初主力合约909期价三次上攻2085元高点未果,随即拐头向下,近期处于2050元一线窄幅盘整。笔者认为,尽管近期现货市场较为低迷对期价形成压力,但在国际市场较强势走势带动下以及国内政策保护的支撑下,期价仍不排除再度上攻可能。

  国际市场方面,美盘CBOT糙米主力9月合约期价近期一度冲破13美元/英担的重要阻力位,创出13.30美元/英担的高点,尽管未能站稳但也初露走强迹象。美国农业部(USDA)近期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中,将美国2009/10年度稻米产量预估下调至2.11亿英担,年末库存预估下调1350万英担至2270万英担,这几乎是美国稻米库存的纪录低位。

  此外,从国际市场的整体大环境看,也存在着较多的利多因素。全球股市纷纷上涨,令投资者风险偏好卷土重来,从而令美元承压,美元指数自80.89点跌至79.40点。笔者预期,种种迹象显示全球经济环境趋好,而整体大环境为商品市场价格上行将产生助推作用。

  国内市场方面,目前早籼稻主产区新稻已陆续上市。据国家发改委最新通知,自7月16日起,开始正式实施2009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最低收购价格继续维持在90元/百斤水平,合1800元/吨,收购价格水平与2009年初期相同,不过收购标准将执行7月1日起执行的新国标,在整精米率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另外本次保护价收购政策执行期间依然为7月16日至9月30日。尽管在去年的收购中很多企业因为收购价格较高吃了亏,但市场预计后期随着原粮大量上市,市场收购主体增多,价格有望逐步走高。同时,由于国家对政策性收购将进行仓储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的补贴,企业对新稻收购仍将持欢迎态度,有利于后期收购市场转旺。综合来看,早籼稻上市初期价格维持在90元/百斤的政策基础上,后期则有可能出现小幅稳步走高的情况。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