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6 09:16:00 作者: 来源: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广发期货 刘碧沅
近期铜价强劲拉升,LME铜一举突破6000美元大关,国内市场则成功站上45000元,直逼去年10月大跌前的水平。LME持仓稳步增加,国内资金则由上周50万手的狂热追捧到本周的40余万手,明显表现“退烧”,现货价格也出现滞涨滞跌迹象,是否铜价高处不胜寒?笔者以为高处技术压力增加,回调风险加大,然而看涨趋势依然良好。
对于铜价的价格上涨笔者归为两个因素:基本面改善和流动性带来的通胀预期。目前价格可以说已经反映了这些因素,甚至表现出超前反映。
今年的消费可谓淡季不淡。今年1-6月国内累计进口精铜177万多吨,同比增加184%。1-6月废铜进口累计174万吨,同比减少114.6万吨,按照30%含铜量计算,约减少供应精铜34万吨。那么,除去废铜替代部分,中国进口精铜数量依旧增加近80万吨。当然,今年的套利机会或许也是进口大幅增加的一个原因,但是从显性库存看,这些进口的精铜应该大部分是在现货商手中或者已被消耗掉。而之前套利进口的精铜在价格强烈拉升的情况下,已出现较大利润,在国内消费掉的概率较大,这从侧面验证了中国消费强劲一说。
从行业来看,作为用铜大户,电线电缆开工率基本维持在旺季水平。笔者了解到大型线缆企业的订单处于满负荷状态,并且能持续到3季度末。在国家家电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9.4%,家用洗衣机和家用冰箱同比分别增长15.44%和39.37%,空调产量减少2.86,但是相比前几个月的减少量已经缓解很多,这些均说明需求尚在好转。
尽管基本面在好转,笔者以为价格的上涨却超前于基本面,这需要流动性来解释。国内市场,央行近期多次重申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从欧美市场来看,美国利率处于超低水平,如果收紧信贷,会促使更多外资流入,加剧资产通胀,并且推动货币升值,进而将危及经济复苏。欧洲目前通胀压力很小,经济复苏依然为其首任,因此立刻停止“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较小。
总体看来,铜市基本面在不断改善,并且价格也反映了变化。只要国内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欧美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没有方向性的转变,铜市后期价格依然会呈现强势,每一次回调或许都是一个买入机会。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