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商品市场进入方向选择敏感期

2009-09-04 08:52:00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9月4日的技术反弹表明,经过大幅震荡的商品市场品种间走势正逐步分化。9月3日A股大幅反弹,商品分类股票指数当中除了种业和养殖饲料股票指数外,其它品种涨幅都超过上证指数,黄金、铝、铜股票指数涨幅更是超过 9%。

  □东航期货 王亮亮

  9月4日的技术反弹表明,经过大幅震荡的商品市场品种间走势正逐步分化。短期涨落和人气起伏不定的背后,资金面、美元走向和季节特征等因素均显示商品正处于方向抉择的关键时期。

  股市期市联动明显

  由于上半年国内宽松的货币环境,商品期货与股市走势联动效应十分明显。国内股市自8月4日阶段见顶刚满一月,回顾这一个月来的商品期货走势,多数品种与股市类似脱离了高位,但品种间强弱分化十分明显。螺纹钢从近5000元/吨的高点一路下跌至目前4000元/吨水平,而塑料、PTA和PVC等石化品种自高点跌幅也近20%,击破了中期的60日均线。其余的大豆、油脂以及金属等也有所回落,由于同时受外盘美元弱势影响,其间的起伏震荡较多,目前多数徘徊于30日均线附近。唯一例外突破年内新高的两个品种刚好是炒作产区旱情的玉米和白糖。

  从上述现象可见,进入8月以来市场对于下半年国内信贷收缩逐渐达成共识,资金对于品种的介入从全盘联动逐渐转为有选择性地投资具备基本面题材的品种,而一些短期炒作过度的品种在这一个月遭遇冷落。商品间走势分化尤其是部分领先品种回落,印证了国内商品期市中上半年累积的资金投机泡沫开始挤出。根据笔者统计的国内商品持仓保证金比率计算,在8月中旬曾达到年内高峰290亿,但随后该数据开始震荡,一度回落260亿,目前在273亿左右,与商品总体走势的节奏较为类似。

  流动性担忧令市场承压

  考虑国内商品走势和资金沉淀量双双脱离高位,人气对于资金供应面动向更加敏感。作为上半年“流动性”行情的诱因,后市资金的充裕程度如何将决定国内商品市场强弱走向。7月份国内银行新增信贷仅为3559亿元跌入低谷后,市场对于后续的几个月信贷缩紧敏感度日益增强。对于即将揭晓的8月新增信贷数据,各方对于其下滑已有一定预期,预估在2500-3200亿左右。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尽管8月仍实现了120亿元的小幅净投放,但与前三个月的 1020亿、1030亿和1505亿相比,净投放量已经大幅下降。9月份央行的票据和正回购到期将超过1万亿,可谓天量。预计本月央行动作将主动而频繁,在控制资金流出数量的同时调整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股市还是商品市场,资金面博弈对短期人气和心理影响较大,预计行情波动特征将加剧。而流动性宽松程度下滑预期令国内商品市场承压,尽管时有反弹出现,但如果市场持仓资金不能突破年内新高,多数商品将难有表现。

  面临季节性利空

  从季节性角度来看,商品同样步入到关键时期。正所谓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消费。秋季是北半球农产品的收获季节,受到新粮上市影响,价格通常逐渐走低。由于前期国内北方粮食产区出现了旱情,最终供应量的博弈将视天气情况而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商品风向标,原油的走势举足轻重。从历史经验来看,未来三个月全球石油消费将进入青黄不接,一方面美国夏季汽油消费高峰远去,而冬季取暖需求尚未兴起。过去十年里,尽管国际油价历经了超级牛市,但在每年 9-11月份下跌概率却高达8成。两次例外分别因为俄罗斯石油行业剧震和美元贬值。今年的石油市场并无明显地缘因素炒作,大西洋飓风也罕有发作迹象,因此美元走势是唯一可能抵御石油消费淡季规律而支撑价格的因素。然而,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令美元较高息货币更具吸引力,因此并不排除美元阶段技术反弹的可能。一旦出现基本面和美元汇率双重利空的共振,国际油价存在大幅回落风险,从而给整个商品市场带来压力。

  综上所述,国内品种间的走势分化将逐渐弱化上半年齐涨齐跌特征,这是市场逐渐挤出泡沫回归基本面的良性表现。鉴于商品进入方向选择的敏感时期,市场难免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复震荡确认,预计本月下旬之后趋势将渐归明朗,最晚在12月份前商品总体有望步入中期调整。

  9月3日A股大幅反弹,商品分类股票指数当中除了种业和养殖饲料股票指数外,其它品种涨幅都超过上证指数,黄金、铝、铜股票指数涨幅更是超过 9%。具体看,期钢走势与钢铁股票指数有背离,期铜相对较高,相对寻找估空点。石化类期货则远弱于石化股票指数表现,主要受新增产能压制,后市可寻低点做多。黄金股票和期货都较强,金价可能形成对长期盘整的一个突破。天胶以做多为主。其它品种基本同步。

  小麦价格难现大涨

  因全球小麦供给充裕而需求相对疲软,在基本面的压力下国际小麦价格难有显著上扬行情。

  首先,全球小麦库存仍处高位。美国农业部(USDA)8月份农产品供需报告预测,世界小麦供给上调500万吨,其中产量增加280万吨,期初库存上调215万吨。产量上调主要是因为欧盟、美国、印度、乌克兰及中国小麦产量增加所至。世界小麦库存调增230万吨至1.8356亿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库存消费比为28%为8年来的最高值。

  而另一方面,截至8月20日当周,本年度美麦累积出口销售833.24万吨,比去年同期要低45%,亦比5年平均水平低32%。当前美麦FOB 报价为168美元左右,为近几年最低点,但美湾海运费存在较大劣势令美麦竞争力下降(海运费占小麦进口价的30%左右,因此海运费是小麦进口贸易当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出口方面存在的压力,令美麦价格上扬难度颇大。

  其次,基金净空头寸创新高。从资金角度看,截至8月25日当周,商品投机基金共持有净空头寸59182张(含期权),再创历史记录,说明基金普遍看空后市,但大量净空头寸的平仓行为势必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格外关注投机基金动向。(中粮集团小麦部 吴立)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