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0 09:05:00 作者:游 石 来源: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游 石
本报讯 吉林玉米减产调研活动第二天,小组一行从长春出发,朝东北方向依次途经九台、吉林、舒兰,最后至榆树。调查方式仍以实地勘察和农民走访为主,勘察点4处,走访农民10余户。
九台和苏兰均隶属于吉林市,榆树属长春市管辖,是全国最大的产粮县。第一站,调研小组来到距长春市区约20公里的九台县管辖的杨家岗村进行田间取样。这里平地玉米长势很好,土壤表层较湿,玉米棒基本没有发现“瞎尖”。垄距为65cm,株距为25cm,1平米地有9株,植株高290-300cm,玉米棒长 20cm左右,并且颗粒饱满,预计基本不会减产。
一行人继续前行,达到古榆树村。先进行田间采样,发现采样区由于坡地缺水的原因,玉米长势一般,植株高270cm左右,玉米棒长24-25cm左右,“瞎尖”约1成左右,整体颗粒较为饱满。随后小组成员分至各农户家走访,据农民介绍,吉林以北地区要比南部地区晚熟,加上前几天下了雨,所以减产情况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预计约减1-2成,后期如果下霜推迟,还有挽回损失的机会。成本方面,农户每垧地总共投入成本在5200-5300元左右。去年每垧收益大约4000元左右,今年减产收益将会明显下降。
中午调研小组抵达吉林市稍作休息后,向舒兰方向进发。途径牛家村,小组注意到该村岗地较多,土壤表层较干,能看到裂痕,预计由于缺水,玉米产量会明显小于平地或洼地。但在测量过程中,却发现玉米生长情况较好,植株高240-250cm,棒长22-24cm,“瞎尖”仅多一成左右,颗粒较为饱满。同行专家认为,可能是稀植的原因,植株生长较好,不过同样地块单产预计还是不如去年。
为了进一步掌握岗地玉米生长情况,小组在舒兰县路边一岗地采样。结果显示,这里玉米棒长普遍较小,“瞎尖”约1-2成,预计整体产量会减少3-4成。
最后,小组到达目的地榆树县,天色已晚。简单小结,与第一天相同,农民普遍反映干旱对今年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但单产在15000-25000斤/公顷不等,高于长春以南地区走访所得到的数据,也高于去年丰收年的吉林省平均单产14360斤/公顷数据。分类来看,占土地少部分的沙地玉米面临绝收,高岗地玉米干旱严重的将减产50%左右,而平地、洼地玉米受灾程度最轻,但减产幅度也在10-20%之间。
第三天,调研小组将重点对榆树、扶余、德惠进行考察,敬请关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