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3 08:41:00 作者:陈圣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 陈圣莉
作为“舶来品”,中国当代期货故事的源头,近在1987年。此前,国内期货市场业已尘封了足足35载。
1987 年,国内价格改革促使人们反思期货与价格形成机制的关系,并开始了期货交易理论探讨。在这种环境酝酿下,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即后来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开业,中国期货的试办阶段正式拉开了帷幕。1991年3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合同,新中国准期货交易正式发轫。
据上海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统计,截至1993年12月31日,经各部门和各级政府批准开展商品期货交易的商品交易所共计38家,共有会员2337家,代理客户超过1万户;各地批准成立的期货公司也多达300余家,期货兼营机构2000多个。
然而,市场的过快发展,导致交易所数量急剧上升,交易品种严重重复,期货经营机构运作不规范,管理混乱。为重塑市场秩序,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分别于 1994年、1998年开展了两轮整顿,大刀阔斧地缩减了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数量,并清理了部分交易品种,国内期货市场进入规范平稳运行期。
此后,中国期货市场连续5年成交额和成交量负增长,直到2001年才一举扭转了颓势。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国内整个期货市场成交额和成交量分别达到了30145亿元和12046万张,同比分别实现了87.44%和120.59%的增幅。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有如高速列车般飞驰前进。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1至6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839922388 手,成交金额为49296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5%和40.83%。分析人士表示,2008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金额首次突破71万亿元,今年随着期货新品种接连不断的上市,全年成交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