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期货市场高速发展 风险管控意义凸显

2009-10-14 08:49:00    作者:钱晓涵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即便是在期货圈浸淫多年的业内人士也很难料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竟然翻了一倍。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日前确认,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期货市场客户保证金总量已顺利突破1000亿元大关。

  即便是在期货圈浸淫多年的业内人士也很难料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竟然翻了一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上海、郑州、大连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客户保证金总量约为560亿元左右;仅仅8个月后,这个数字已有了成倍增长。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日前确认,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期货市场客户保证金总量已顺利突破1000亿元大关。

  今年1-9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14.77亿手,成交金额达90.3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42%和67.02%,二者都已超去年全年的总量。

  与股市上万亿元的客户保证金相比,期货市场1000亿元的保证金数量只能是小儿科;不过,若从增长速度来看,期市则远远跑赢股市。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

  支撑中国期货市场高速发展的理由有很多,例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避险需求激增;流动性过剩后逐利资本的自然流入;通胀预期下投资者的保值需求放大;管理层推出包括黄金、钢材在内的一系列期货新品种等等。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是,证券公司全面收购期货公司之后,证券客户接触期货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

  事实上,中国股市和期市的发展多年来极不均衡,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数量和存量资金远超期货市场。公开信息显示,沪深两市股票交易账户超过1亿户,而全国的期货交易账户总和不过几十万户。这固然和期货交易门槛偏高有关,也与期货市场经历了多年的清理整顿,社会评价不高密不可分。

  不过,这种局面自2006年后开始转变,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股指期货即将问世,期货市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为备战股指期货,证券公司纷纷斥资收购期货公司,这样一来,期证合作的局面初步形成。不少证券公司的客户有机会接触到较为专业的期货研发报告,对期货交易的模式耳闻目染,逐渐接受期货市场的思维,甚至开户交易。

  然而,即便如此,期货市场的巨大风险,仍是投资人必须时刻关注的焦点。而风险控制的要点,则在于对资金的管理和把控。

  对于期货交易而言,资金管理极为重要。买入股票后如果被套,投资者可以一直持有下去,只要上市公司不退市,总有翻本的机会。但期货交易则完全不是这样,首先,期货合约会到期,合约到期后交易所自动摘牌,期货公司会强行平去客户的头寸。

  其次,股票交易采用100%保证金交易,客户被套无须追加保证金;期货交易通常只须缴纳10%的保证金,这意味着客户可能亏损后需要追加保证金,无保证金可追加的,期货公司可对客户执行强行平仓。强行平仓后,客户持有的筹码不复存在,浮动亏损也就成为了现实。

  因此,期货公司通常都会建议投资者分步建仓、及时止损。一般开仓资金用量不超过总资金的25%。建完仓以后,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亏损了,这时候就应该按照止损原则止损;另一种情况是赚钱了,这时候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平仓离场,也可以选择加码。与最初建仓时一样,加码仓位还是不要超过25%,这时候客户的仓位将会达到50%左右。

  专家建议,期货交易50%左右的仓位已经相当高了,通常情况下无须进一步加仓。当然,如果行情进一步向好,个别自信心强的投资者可执行最后一次加码,加码部分仍不超过仓位的25%。最后一次加仓完成后,投资者应见好就收,择机平仓,保留胜利果实,然后为下一次交易机会做好准备。

  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每次成功交易后可以从账户中转出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既可以作为胜利取走,也可以在将来交易不利,需要追加保证金的时候,以“后备弹药”的身份出现。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