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7 09:5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昨日,从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国投”)获悉,本月17日推出的北京第一只公益性信托“同心慈善1号新股申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现募集份数已经过半,募集期预计将于本周四(26日)结束。这意味着三个月后,朝阳区同心实验学校将率先获得第一笔捐赠,这也是金融机构与民工子弟学校的首次牵手。
民工子弟学校意外获赠
“我的梦想是世界和平”、“我长大后想开飞船”、“我希望天空更蓝”……
同心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将他们的一个个梦想,用彩笔绘制成一张张明信片,通过北京国投,转交到几十位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手中。
这些陌生人,是“同心慈善1号”的投资者,同时也是关注民工问题、关心民工子弟学校的热心人。据北京国投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这几十位投资者募集的信托资金规模预估,一年将至少产生50万元的捐赠资金。
同心实验学校位于朝阳区金盏乡皮村,校舍是一家废弃的工艺美术厂,管理者为非营利性组织工友之家。2004年,工友之家的“打工青年艺术团”出版的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获取版税收入7.5万元,以此创办学校。
据校方介绍,目前学校财政基本勉强能够持平,其他不足的地方只能寻求社会援助,如对于困难学生学费的一对一资助。
信托资金的介入,将使得同心实验学校的窘况得以改观。根据“同心慈善1号”合同约定,捐赠资金指定运用于北京地区民工子弟学校,包括支付贫困学生的学杂费、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校舍环境等。同心实验学校,幸运的成为该信托的第一个受益对象。
投资、公益两不误
证券市场与民工子弟学校,两者看似相隔遥远,如今却被公益性信托联系到一起。
所谓公益信托,是指以慈善、学术、文化等公益为目的的信托,得到了《信托法》的明文鼓励,但目前在国内尚未出现纯粹的公益信托。而公益性信托正是公益信托的雏形,同时兼有投资收益的属性。截至目前,国内的公益性信托,也仅有北京国投发行的“同心慈善1号”和云南国投发行的“爱心成就未来-稳健收益型”两只。
“这不仅仅是一项慈善事业,而且是一项预期收益相当高的投资。”北京国投信托专家表示,“同心慈善1号”将用于新股申购项目,而北京国投具有新股申购的丰富管理经验,以2006年10月开始新股申购信托产品为例,信托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19%,为市场上同类信托的收益最高水平。据介绍,“同心慈善1号”除去公益捐赠外,信托投资者仍能获得4%~12%的年化预期收益。
不过,这项一举两得的公益活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门槛较高。从已经全面展开活动的招商银行(30.13,0.35,1.18%)各网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该信托计划起点投资金额100万元,投资期限为1年。
这项信托的投资者将主要来自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客户。招行作为资金代收付及托管银行,在推进高端客户理财的同时,主动引导高端客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开启国内银行公益主题性投资理财的先河,这并使其成为“金葵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
专业人士认为,该信托是公益事业发展渠道的一大突破,通过商业化模式募集资金,使以收益性为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公益性,吸引更多社会大众以共盈的模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将能够扩大公益事业资金来源和影响力。
“透明公益”起跑
公益事业领域这次金融尝试,更多地被认为是“透明公益”的一个新起点。
公益资金的使用透明,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业内认识评价说,“同心慈善1号”通过引入信托公司、托管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专业慈善管理机构合作,有助于规范公益事业的管理运作,使“透明公益”迈进了一大步。
北京国投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将通过实地考察捐助项目、审核用款需求、要求慈善总会定期提交管理报告等措施,监督捐赠资金的使用和捐助项目的管理,并定期报告信托情况。所有资金都将直接打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帐户,信托公司并不直接参与捐献。
另据了解,为使这份公益资金能够“专款专用”、“收支透明”,发起者承诺所有捐献款项都将实施透明化管理,帐目向社会公开,真正做到“透明慈善”。
中华慈善总会作为捐助项目的管理方,具有丰富的慈善项目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各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解决目前公益事业存在的透明度不足等问题,让投资者放心投入公益事业。
中华慈善总会方面表示,除了学生亲手制作的明信片之外,还将向投资人颁发荣誉证书,以表示对信托投资者参与公益事业的感谢。
目前,国内慈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外慈善机构的捐赠,因此来自国内投资者的捐赠就显得格外珍贵。据悉,该公益性系列信托产品将连续发行,中华慈善总会、招商银行及北京国投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
(备注:“公益性信托”只是带有公益性质的信托计划,与“公益信托”是两个概念)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