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信托

房地产信托属金融创新

2008-08-29 09:55:00    作者:陈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本报报道了房地产信托今年以来迅猛增长的情况,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状的确突破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额度限制,但也有着金融创新的积极意义。

  在国内商业银行从存贷款业务为主向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金融创新之举。银行人士及研究机构普遍认为,银信合作的模式,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散信贷风险。一商业银行理财部门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取消银行担保后,市场对类似产品需求又很大,银行必须提高对项目实施方的偿还能力以及行业判断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发行类似产品的源动力,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报告认为,这是由于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金融机构的成本压力在提高,如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0.98%的机会成本。合理降低成本,是市场化营利主体的必然选择。此外,在较高通胀背景下对于存款利率的限制,导致法定利率与市场利率背离,货币持有者必定追求获得超过法定存款利率的收益。

  虽然银行方面认为,不能仅看到类似业务对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融资性理财业务正在考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这一判断也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但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有别于国家的宏观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袁增霆表示,在调控政策选择上,适当控制信贷额度等供应量目标,多采用利率或汇率调控等市场化手段,将更有利于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