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4 09:54:00 作者:张泰欣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近日举行的“2008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论坛”上,与会人士认为,虽然国际金融风暴对国内金融机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国内理财产品市场银行与信托等机构混业经营的模式还将继续。未来银信合作将会在风险管理、系统控制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体现差异化。
银信合作有待深化
中融国际信托总裁姜文辉认为,未来的银信合作中,信托公司的平台作用将被优化。目前信托公司都是与法人一级的金融机构合作,未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理财需求的扩大,区域性、多元化的合作机会将增多。随着混业经营的深化,信托公司将会逐步发展成为银信合作、证信合作、证券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房地产基金的平台。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认为,在目前的银信合作中,金融服务和专业培训有待加强。一方面,中介机构要对市场有一个公正的评估,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各个银行要防范操作风险,减少系统性风险。
应有效针对客户群体
交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总监吴自力认为,由于目前信托公司无法通过银信合作建立起自身的客户群,因此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的挑战。只有银信双方更好地厘清客户群体,为之提供相应的财富管理,银信合作与服务模式才能更加优化。
交通银行副行长叶迪奇指出,目前银信产品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以产品为导向而并非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各家金融机构应有效地针对客户来研发产品、提供服务。
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马续田认为,未来银行产品应始终坚持低风险属性,因此在产品导向上,银信合作应以保本固定收益产品开发为主。由于银行客户的主体是普通储户,理财产品一定要坚持低风险趋向。在目前金融动荡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更应做好自身的风险管理,主动规避不熟悉的市场、高风险的市场、不能确定收益的产品。同时,银行的产品结构设计应坚持简洁化原则。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