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9 09:59:00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持续低迷,新基金入市的号角却不曾减弱,尤其债券型基金在弱市中取得了相对的较好发展机会。据统计,不包括封转开基金,今年来共有70多只基金成立或获批,其中债券型基金达到25只,占了新发基金的三分之一强。随着债券基金迅速普及,不少基金公司迎来了自己的首只债券型基金,产品线日趋完善。
长久以来中国基金市场“超重”现象明显。据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占我国基金总份额的89%,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87%。在这样的比重下,投资者的基金组合也是“营养过剩”,资产组合中缺乏均衡风险的低风险类产品。
有理财分析师分析指出,债券基金是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最好的选择。事实上,我国第一只债券基金于2002年发行,根据晨星(中国)数据,截至2008年8月8日,其五年年化收益率近20%,相比较大起大落的股票型基金而言以及国债3%~4%的收益率而言,这个成绩应该是相当令人满意。当然历史不长,债基业绩表现还有待考量,但是毕竟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并非人人适合。为此,早在去年底管理层就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的政策主张。今年来债券型基金的不断扩军,即是这一主张的精确体现。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渐趋完善和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日臻成熟,债券型基金将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对比国际市场经验,视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成熟市场投资者大多将35%-50%的资产投向海外债券型基金组合。美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场。据美国投资协会(ICI)统计,截至2008年6月末,美国债券型基金规模达17576亿;而包含货币型基金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已占到共同基金规模的44.2%。在我国,即便是经过今年的大踏步发展后,债券型基金的比重仍不足10%。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债券型基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债券型基金后市表现值得众多投资者关注和期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