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5 09:12:00 作者:仁际宇 来源:证券时报
上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一批公司的公司债发行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债似乎在沉静一段时间后重新活跃起来。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债虽然批量审核,但发行并不一定会回暖。
实际上,除了公司债发行申请审核大门一度关闭,公司债发行上市也在近期遭遇寒流。截至今年10月底,交易所公司债市场总规模仅400亿,其中2008年发行288亿,而今年1、6、10月份均无发行。即使有公司债发行的月份里,发行规模也并不大,8、9两个月分别只有两家公司发行公司债。
根据WIND的数据,自从2007年公司债发行,总共有69家上市公司申请发行公司债。其中,24家公司在2007年提出申请,其中6家在当年获得批准、10家在2008年获得批准;今年截至目前共有45家上市公司提出申请,其中获得批准的有13家。可以看出,在申请公司数量增长迅速的情况下,获得批准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却并不明显。申银万国的分析报告指出,股市大幅动荡、投资者容量有限、公司债大幅波动等因素导致近两个月公司债发行进程有所搁浅,发行公司债预案的上市公司不断扩大,各家计划发行规模多在5至30亿,而市场进程却与此不相匹配。
虽然公司债的审核和发行在前段时间遭遇低谷,但是随着上周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600028,股吧)等上市公司宣布发行申请获得审核通过。大通证券研究员徐虹告诉记者:“自从A股市场深度调整之后,很多上市公司都开始希望利用公司债的方式实现再融资。目前交易所市场只有20家左右的公司债和20家左右的可分离债在交易,管理层希望公司债市场流动性增强。但是之前的债券市场过于火爆,不是最好时机,而现在债市相对平稳,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债未来的发行状况仍然堪忧。此前有分析指出,已经公布发行计划的部分企业因公司债发行停顿,或已经将目光转向中期票据等其他信用产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一定缓解,即便公司债近期能够获准发行,这些已经发行中期票据的企业可能在短期内也缺少动力继续融资。
公司债属于中长期融资项目,但短融券的广泛发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上市公司眼下对现金的渴求。大唐发电发行60亿公司债的申请在今年8月获得审核通过,在此之后大唐发电发行了短融券,而公司债至今也没有发行。
与大唐发电有着相似情况的是海南航空,该公司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还没有拿到公司债的相关批文,不过发行短融券对公司债的影响不大,因为这两种方式融资获得的资金用途不同,并不具有替代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债目前是否能顺利的发出去还是有疑问的。现在大型国企比较好发,机构投资者也愿意购买。但是投资者对房地产类公司债券的需求却不大,主要想回避信用风险。”
申银万国分析师也认为:“如果中石油、中石化、大秦铁路公司债年前不发行,有可能面临四季度公司债‘零发行’的局面。”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