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8 09:42:00 作者: 来源:理财周报
而继央行11月27日起大幅度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后,债市反应强烈。“降息后,债市风险充分释放,未来3-6个月依然环境宽松,中期趋势继续向好。”债券分析师马宜敏说。
债券类、票据类产品收益抢眼
“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的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超过500款。”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告诉记者,2008年债券类银行理财产品从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凸显出来。
“现在投资债券收益很好,企业债、央票、短期融资券都是很好的投资工具,债券类产品会增多。”一位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人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张东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作为存款替代型的债券、票据、短期融资券类理财产品,今年受到投资者欢迎。”
招商银行安心回报系列产品就是以银行间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票据或短期融资券为投资标的。其2008年“金葵花”安心回报澳元1号理财计划6099号,3个月实现7.7%年化收益率。2008年“金葵花”人民币“短期融资券”理财计划3113号,182天实现4.75%年化收益率。据介绍,招行对这类产品实行滚动推出,保证投资者随时能购买到这类债券类理财产品。
光大银行有关人士也称,全球资本市场风向突变,投资者开始追逐债券类产品及信贷类产品。研究机构普益财富也发现,稳健产品已成为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旋律,其占比高达92.7%,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则不断萎缩。
“今年债券市场还有潜力可挖。企业债、央票、短期融资券都是很好的投资工具。”工商银行(601398)代理资金交易处一位理财产品设计人员告诉记者,工商银行推出“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无固定期限,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按日计算收益、按季分红,成为该行私人银行客户最青睐的产品。
民生银行推出的“月月盈”理财产品,对私业务为5万元起点,每月年化收益率为3.2%,并计划在2月份推出三个月期限的产品,年化收益率3.9%。民生银行另外一款债券产品,2008年“非凡理财”“金债盈保得”2号理财产品,该产品3个月获得年化3.8%的收益率。
央行大降息刺激债市冲顶
债券分析师马宜敏说,在降息周期大背景下,居民对于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偏好开始大幅增加。日前,票面利率为5.17%的2008年第三期电子储蓄国债发行,全国不少银行网点门前排起了长队,200亿元的国债很快被疯抢一空。
“尽管现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已暂停征收利息税,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与相同期限的国债利息收入差距拉近,但国家宏观调控正在转向,特别是受市场近期降息影响,国债5%以上稳定的收益,相对于低迷的股市和基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马宜敏说。
马宜敏还认为,从未来三到六个月的情况看,债券市场依然保持宽松的环境,中期趋势继续向好。部分债券的投资价值也逐渐凸显,之前机构的大量出货可能转化为大量买进,后期债市上涨的空间进一步加大。
同时,降息对于目前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债和分离债也是利好。目前存续期在5年左右的品种收益率基本都有6%,明显高于调低后5年期存款利率3.87%的水平,预计未来在减息周期中仍有上涨空间。这样,投资标的上涨无疑会让这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有吸引力。 近三个月最牛债基涨35%
在债券类理财产品中,外币债券产品收益也非常抢眼。例如招行安心回报系列的澳元、欧元债券类产品收益都非常高。海外债券也与我国债券市场一样在今年走出了小牛行情。
近三个月,在全球基金一片黑的时候,海外债券基金却出现了惊人的涨幅。全球所有的基金中,欧义锐荣日本债券基金近三个月上涨35%,MFS全盛美国政府债券基金上涨约20%,登陆涨幅排名前三。
遗憾的是,这几款基金在内地并没有销售。内地银行销售的100多款QDII产品中,以股票型基金为主,几款债券基金虽无大跌,但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
MFS全盛美国政府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财政部及机构的债务投资组合,该基金在2006和2007年表现分别为2.84%及6.34%,资产百分比为97.15%债券、2.85%现金。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避险需求吸引资金大幅流往美国国债。
目前,债市一片红火,虽然已有投资人士担心债市存在泡沫,但投资公司仍看好2009年的债市。
保德信投信基金公司认为,由于预估2009年上半年发达国家经济将呈现负成长,加上各国央行持续降息与通缩疑虑、投资人趋避风险的状况下,预计债券仍有较佳表现。不过由于2009年下半年之后预计经济景气有望回升,以及在各国降息循环告一段落之后,股票与信用市场的回升预计将使债券的投资优势稍为降低。“2009年上半年应是投资债券较佳的时点选择,建议可选择政府公债,欧洲与英国、日本债券为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