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 09:53:00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除了预期之中的翘尾因素外,CPI在11月份反季节性地出现了环比0.8%的跌幅,这在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而PPI所揭示出来的趋势更加悲观,分析人士指出,PPI的大幅回落一方面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形成悲观预期,生产下降。
“物价数据是反映11月份我国宏观经济糟糕状况的迹象之一,最根本的原因是需求的急剧放缓。” 东方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高义说。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都在表明,在各种内外部因素夹击下,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11月份我国出口额下降了2.2%,是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进口额则下降了17.9%,显示内需和外需均有减弱的迹象。
“假如以物价负增长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志的话,通货紧缩出现的时间将比我们此前的预期早半年。”申万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报告中说。
由于物价的下滑超出预期,各家机构纷纷下调了对未来物价涨幅的预测。多数人士指出,PPI可能在12月份就落入负值,而CPI则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就表现为负增长。
一般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而通货紧缩则对经济增长不利。如果通货紧缩是由总需求受到冲击造成的,物价不断下跌引起的悲观预期可能强化这种冲击,经济的下滑就可能进入恶性循环。
面对物价的严峻形势,市场各方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又有所加强。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王庆指出,中国应该防止未来通缩预期变得根深蒂固,因此需要有更富刺激性的政策出台。
李慧勇则指出,要防范通货紧缩需要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同时物价的下跌也为更大力度的降息提供了空间。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物价的严峻形势需要政策加快放松。他预期,最快本周就可能继续降息27~54个基点,同时下调准备金率50~100个基点。而到明年末,预计1 年定存基准利率可能下调至1.17%~1.44%,主要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至10%~12%。此外,人民币兑美元也将进入贬值通道。同时,财政政策也需要尽快落实到位。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对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预期保持谨慎。
高义认为,在通货紧缩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央行会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可能表现为政策出台时机可能会提前。由于央行刚刚在11月份大幅度降息108个基点,需要时间观察政策效果,因此12月份再度降息的可能性较小,而明年一季度再度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大,降息的幅度可能达到54个基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我国PPI和CPI同比增幅分别为2.0%和2.4%,分别创下33个月和22个月来的新低。这一大幅低于预期的数据似乎更加预示了我国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已迫在眉睫。基于物价的严峻形势,对于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也进一步增强。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11月份CPI和PPI可能会双双跌破3%,而市场普遍预期CPI增幅可能会跌至2.8%左右。但显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低于所有人的预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