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5 09:26:00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还是超出预期”,这是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到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CPI数据后的第一反应。
事实上,这也是众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的第一反应,虽然各个机构已经预见了新的CPI数据会加速下滑,但2.4%的增幅还是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此前市场预测的CPI区间是2.5%-3.0%。
持续7个月回落,11月加速回落,使得对潜在的通缩风险的担心突然彰显,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地提示:警惕通缩风险。
因此,市场降息预期更加强烈。“CPI的加速下滑进一步加大了降息的可能性,而且一次性27个基点以上的大幅降息可能性很大。”郭田勇说。
同时,各大机构纷纷预测未来12个月央行将大幅降息,美林称中国央行在2009年年中前将至少再降息108个基点,幅度大于其此前预期的54个基点。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也指出,防止通货紧缩需要更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预计未来12个月降息108个基点。
通缩来袭?
大幅降息的预期,来自强烈的通缩风险,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通缩确实正在逼近。11月CPI同比上升2.4%,增速低于10月的4.0%,这已是CPI连续第七个月回落。
此前,多家机构预测11月CPI涨幅可能将回落至3%以内,并且普遍预计CPI将在2.8%的水平,虽然已经预见到CPI的下滑趋势,但对于同比2.4%的增速,各大机构还是纷纷表示,这一数据是超预期下滑。
事实上,从环比数据看,8月份开始,我国CPI便出现了负增长,9月份持平,10月份再度负增长。
CPI加速下滑的背后是通缩风险的加剧,一般认为,CPI涨幅低于3%,并且在3%以下连续下跌两季,即可认为出现通货紧缩。此次,CPI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低,并且首次跌至3%以下,通缩压力不言而喻。
通缩之所以令人担忧,是因为其可能带来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的概念,是指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价格指标持续下跌,市场供过于求。而这将引起严重的周期性衰退,这种影响将通过信心的恶化和降价预期不断增强。
由于降价预期的不断加剧,消费者减少消费、企业减少投资甚至不投资,后果将加剧经济的衰退,失业率上升,资源严重浪费。
由于目前可能引起衰退的通缩风险正在逼近,市场上各个机构纷纷调整了对CPI未来走势的预测。
海通证券报告测算,今年12月份CPI涨幅预计为1.5%,全年CPI涨幅5.9%,2009年1月份、2月份CPI同比涨幅预计为1.1%和-0.5%。
事实上,多家机构都预测CPI的负数时代将很快到来,通缩将在明年一二季度来临。李慧勇还认为,假如以物价负增长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志,通货紧缩出现的时间可能将提前来临,而防止通缩需要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
半年降息108个基点
通缩风险逼近,降息通道变得更加通畅。更多的分析人士开始持与李慧勇相同的观点: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CPI的大幅下滑为降息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执行起来将更具灵活性。实际上,将11月2.4%的CPI增速与当前2.52%的基准利率相比较,中国终于在23个月之后实现了12个基点的正利率,自2006年12月开始的负利率时代已经结束。在利率为正的情况下,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无疑被放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诸多分析人士表示,降息通道已经非常明显。
兴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鲁政委认为,为应对物价大幅下滑,政策急需继续放松。他预计,央行最快本周就要再降息27到54个基点,下调准备金率50到100个基点。预计到明年末,存款基准利率可能下调至1.17%到1.44%,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0%到12%。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则认为,2009年上半年CPI同比将为-0.9%,为了防止通缩预期固化,他预计明年基准利率将大幅削减162个基点,而利率削减可能在上半年就全部完成。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非常急迫,明年上半年就会降息3次。
更为激进的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经济持续下滑,CPI持续负增长,不排除未来存款基准利率可能降至零水平。
不过,降息能否很快奏效,也是一个问题。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降息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在通缩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降息可能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她认为,只有在国家的刺激计划启动,改变了企业对经济衰退的预期之后,降息才能够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现在起主导作用的还是4万亿为主导的财政政策”。
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持经济发展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之后,房地产企业在香港发行的美元债券在狂跌之后最近有复苏的迹象。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宏观政策面继续向好,一些价格低、收益率高的企业债券或有投资机会。
去年,在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市场上,不少开发商需要大量资金,在香港发行了不少高收益企业美元债券。而今年初,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走软,投资者对开发商持谨慎态度,这些债券的价格也应声下跌。
由于企业债券的入场费高昂,投资者一般为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因此,在全球去杠杆化的浪潮中,许多对冲基金在赎回压力之下采取了“要钱不要货”的态度,这也造成了债券价格的大幅下跌。
9月中旬以后,由于雷曼兄弟的倒闭和开发商中期业绩的不理想,企业债券的跌幅进一步扩大。例如雅乐居2013(指2013年到期)曾经一度跌至41美元(面值100美元)。
到了10月下旬,政府出台一些救市措施和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后,债市开始有复苏的迹象,如雅乐居2013的债券目前已经回升到56美元的水平,收益率在25%左右。
CFC Seymour证券公司的信用分析师陈勇红指出:“随着宏观面的改善,这些债券目前是有一定投资价值的。”她分析说,政府出台的降低房地产的交易税、印花税、降低首付比例、总体信贷放宽,以及4万亿投资政策等都会对开发商的债券价格起到刺激作用,同时“随着利率的下调,债券的价格也会上升”。
但是,ING企业信贷分析师周秀成提醒,明年第一、第二季度,一些债券可能会因为公司年报上的业绩不理想而继续下跌,“债券投资者在看年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公司的现金流是否有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偿债能力。”
周秀成指出,尽管今年房地产市场普遍低迷,但还是有一些现金流和风险管理较好的公司,例如雅居乐和世茂地产值得投资。“由于这些公司的破产机会不大,如果现在以低价买入,做长线投资,两三年后的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
目前,绿城中国2013为38美元,收益率37%;世茂地产2016为45美元,收益率23%。
但是,高收益率的背后是高风险,周秀成指出:“在整个亚洲的债券市场中,中国房地产债券是风险最高的。”根据标准普尔最新企业评级,雅乐居和世茂地产均为“BB稳定”,而绿城中国和合生创展为“BB负面”,两个B代表“中下级,有投机性”的评级。
陈勇红指出,高收益企业债券的风险主要在于企业对利息的支付能力及到期能否赎回的违约风险,“但由于国内大的开发商在银行信贷方面问题不大,而且国家总体信贷放宽,因此不会有进一步的负面风险。”
目前的金融危机造成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意愿低下,陈勇红指出,“目前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都不敢买,因此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很差”,她指出,这不仅是亚洲债市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