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8 10:20:00 作者:叶英 祁洁萍 来源:平安证券
目前长债收益率已经突破历史低点,我们认为,其继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确定。
首先,由于10年长债跨越约两个经济周期 ,对于配置型资金来说,2.70%以下的收益率水平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即便下降也多属于交易性的机会,且下降幅度不大,一旦市场数据不利于债券市场,长债收益率将被很快地拉抬上去。事实上,10年国债2008年内曾击穿2.70%,但是很快又调整回来。
其次,未来长债走向更要看资金面“脸色”。
虽然目前降息空间的预期比较确定,但是降息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已经减弱。目前短期收益率已经创出历史新低,我们认为,即便基准利率再大幅下降,甚至央行下调超储利率底限,按照目前的收益率来看,无风险品种2009年获利也将不超过3%。
而虽然长债没有在历史低位站住脚跟,但随着市场资金被动从短期向中期甚至长期端的逐步转移,或能进一步推低其收益率。不过,如果银行作为资金最大东家不出手,则长债收益率很难大幅有效下降。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希望寄托在资金面的推动上,短期来看风险还很小;而长期来看,一旦经济企稳或者确立底部,银行放贷出现转向势头,仅仅资金面收缩苗头就可以把长债收益率大幅抬升,风险则比较大。
第三,我们认为,极度陡峭的收益率曲线已经暗含了未来半年至一年经济的见底甚至回稳,加上财政部2009年的1万6千亿的发债计划,长债的下行更加缺乏充足的理由。虽然依靠市场行为以及资金面来推动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仍然显得风险较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