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0 09:12:00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债市继续调整,收于120.87点,跌0.03%,全天成交6.9亿元。从盘面看,长期券种走势有所分化,010512券红盘报收,大部分品种仍呈调整之势。
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的资金量达到2550亿元,较上周猛增近60%,创下近一年的单周资金回笼最高纪录。市场人士认为,公开市场近期发力可能与一季度整体信贷投放增速过快有关,“松中有紧”很可能将是二季度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线。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着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的判断,总的来看,有降息的理由但空间较小。有专家认为,目前银行系统内和系统外的流动性差异巨大,系统外的利率仍然较高,降息有理顺货币市场利率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减息有利于优化信贷结构,目前信贷投放将近一半的形式为票据融资,减息后,银行系统内外的利差缩小,套利资金规模将有所收缩。而基于三月份部分宏观数据将继续反弹,自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复苏势头会日趋明显,CPI尽管目前涨幅较低,而中长期由于货币型推动及需求的增长有可能再现通胀压力。总的来看,目前的通缩形势使得上半年有减息的需要,但空间不会过大,出于央行目前货币政策的谨慎性,也不会轻言降息,今年可能仅降息27个基点,作为应对通缩的象征性措施。
除了交易所国债市场连续调整外,地方债的上市也遭遇了寒流。新疆债上市后即跌破面值,并且鲜有成交,而安徽债上市后两个交易日更是无成交记录,流动性的缺乏使得地方债受冷落,势必会影响随后发行的其他品种。目前发行的地方债收益率在1.6-1.65%之间,过低的收益率使得流动性严重缺失。同时,8日银行间市场两期新债发行,财政部30年期超长期国债和国家开发银行7年期金融债的发行结果显示,在30年期国债利率落在市场预测区间之内的同时,当日招标的开行金融债却几乎流标,3.50%的中标利率也显著高于此前机构预期。分析人士表示,债市短期承压是造成机构认购冷淡的主要原因,市场未来仍有较大下行风险。
短期来看,债市存在一定调整压力,但由于资金面的支撑,调整的空间也将有限,同时我们注意到,股市在突破2400点后,遭遇了年线的压力,震荡的可能性很大,鉴于债市与股市的“跷跷板”效应,资金回流债市的支撑作用将日渐显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