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债券

今年首个浮息债受市场热捧

2009-04-23 09:01:00    作者:高璐   来源: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讯 昨日招标的年内首期浮息债受到市场追捧。国家开发银行公告显示,昨日招标的7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中标利差仅60个基点,大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80-85个基点,同时3.5倍的认购也显示该债券受到市场的追捧。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债市流动性无虞,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预期的分歧使债市陷入胶着状态,在这个时点推出的浮动利率产品正好符合目前谨慎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中标利差低于预期

  根据公告,昨日招标发行的7年期国开浮息金融债中标利差60个基点,对应收益率2.85%。该结果远低于此前结构做出的80-85个基点预测均值,并落在市场预测区间60-85个基点的下限。

  “这个利差显然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一位城商行交易员表示,2.85%的收益率水平已经和市场现有的5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债相差无几。而出现这样的招标结果可能和浮息债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度发行、产品稀缺性以及目前市场有升温趋势的通胀预期有关。

  据了解,除票面利率低企外,国开浮息债认购倍数也大幅走高。该期债有效投标总量高达530.9亿元,这使得在招标总量仅为150亿元的基础上,投标倍数高达3.5倍,创出近期新债招标认购新高。在首场招标结束后,发行方还追加发行了50亿元当期债券,使最终发行规模达到200亿元。这与之前受“转制”影响的国开债一级市场表现大相径庭。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25日、4月7日招标的10年期、7年期国开行金融债遇冷,均成为债市调整的导火索。尤其是最近一期7年期国开债的招标利率高达3.50%,冷淡的认购甚至导致该期债券一度差点流标,最终虽然勉强招够但认购倍数仅为1.18倍,创出今年新债认购新低。而这一招标结果,也带动本来就笼罩在3月份信贷超预期增长阴影下的债券市场出现一波幅度大、品种广的调整。其中10年品种收益率水平累计上升30个基点,5-7年更超过30个基点。

  利率风险日益显现

  投资者对国开浮息债所表现出来的热捧,广发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何秀红表示,明显有些过低的中标利差不仅反映了浮息债的稀缺性,同时也反映市场对于利率风险是很谨慎的。“从这一期债以及前几期固息债的招标情况来看,很明显,市场并不缺钱但就是担心利率风险。目前浮息债隐含的加息预期已经比年初上升了60个基点左右,应该说短期浮息债在年初隐含2次降息,现在一次都没有了。”

  何秀红介绍称,从持有到期的角度看,债券投资收益来源于利息收入,因此在高利率期间,持有到期账户适合持长债。对于浮息债来说,由于基准利率是变动的,在存续期内一般可以获得较为平均的收益,因此在低利率期间,浮息债一般比长期固息债更适合于投资帐户。近期,市场对于浮息债的关注度上升,但是要注意的是,只有市场的加息预期不断增强的时候,定存浮息债才有利率风险防御能力。从估值的角度来看,3年以内的定存浮息债已经不包含降息预期,而5年以上的定存浮息债隐含的基准利率预期自2009年初以来已经上升了54个基点。对于本期国开债来说,中债估值的点差是60个基点,但从持有到期角度来看,可能至少需要80个基点才具有一定的交易价值。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